A股戰車稍事休息 基金經理“見好暫收”
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一批公募、私募基金經理抓緊加倉,節后斬獲不少。高歌猛進的行情下,加倉也成了基金經理節后的主旋律。
A股重返2700點背后:北上資金忙搶籌 公募猛加倉
2019年初,滬指還在2450點上下徘徊,而在春節后4個交易日,滬指已漲逾百點。在資金的火熱助推下,滬指收復了半年線,重返2700點,直指年線關口。
今年來可轉債基金氣勢如虹 債基首尾業績排名反轉
2018年的股市,開頭引人入勝,過程跌宕起伏,彩蛋曲折離奇,結尾引人深思。對于多數投資者來說賺錢難上加難。
美團小米等被納入MSCI指數 主題基金是否迎良機?
42只MSCI主題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今年以來(截至2月12日),收益率均為正,其中11只收益率超過10%,領先的是中金MSCI中國A股質量指基,年內收益率約為135%。
年內新基金吸金836億 近百億資金將流入A股
今年以來截至2月13日,公募基金市場上共成立新基金174只(不同份額分開統計,下同),合計募集規模達到83612億元。
華安基金:創藍籌迎開門紅創業板50ETF值得繼續關注
節后開年交易第一天,創業板迎來了開門紅,當天創藍籌的代表創業板50指數上漲302%,收盤106014點,為過去30個交易日的最高點,并一舉突破60日均線。
把握低碳生活投資新風口華安低碳生活正在發行
伴隨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普通大眾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不斷提升。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低碳、環保、健康、節能的生活方式將成為人們主要的消費方向。
中基協公布首批3家私募資產配置類管理人
這類私募管理人的落地,將使得私募FOF領域迎來重大變革。
6000億級大戰正酣 很多基金都在忙這件大事
業內人士認為,在跟蹤效率之外,ETF產品的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成為衡量核心競爭力的指標,這也是部分公募基金公司重金投入的原因所在。
一季度虧9115億元 世界最大養老基金炒股創虧損紀錄
GPIF可能別無選擇,只能投資于存在一些風險的股票類資產,因為固定回報投資,尤其是日本政府債券回報率過低,然而如此的話,從養老金領取者的角度來看,投資風險卻太大了。
寶盈基金督察長不按考勤打卡被開除 起訴公司賠200萬
孫勝華的行為嚴重違反公司勞動規章制度,寶盈基金依照其規章制度解除與孫勝華的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因此,法院駁回了孫勝華的上訴請求。
信威集團連虧兩年 9家公募緊急下調估值
隨著信威集團業績預報的出爐,多家公募基金在春節前后密集發布公告,再度調整該只停牌股的估值。
拾貝投資去年底半數產品累計虧損 百億私募愁云慘淡
從百億級私募基金公司拾貝投資來看,旗下成立時間在2018年以前的25只基金悉數虧損,更嚴重的是,其中的24只虧損幅度都超過10%。
年內漲幅超10%表現亮眼 油氣類QDII“滿血復活”
2019年開年以來,原油價格進入上升通道,油氣類QDII基金也“滿血復活”,多只產品1月份凈值漲幅超過10%。不過,對于未來油氣板塊的投資,機構存在一定分歧。
工銀瑞信印度基金持倉的ETF 公告里管理人都寫錯了
2007年成立的首批QDII至今12年仍然虧損,就讓投資者損失慘重,而工銀瑞信基金此次十大重倉的管理人披露錯誤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