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7/0809/20170809092051158.jpg)
“通道”收縮導致規模大縮水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8月3日披露了的二季度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各類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約52.8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10.07萬億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專戶業務規模14.94萬億元,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18.1萬億元,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約2366億元,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規模9.46萬億元。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基金管理公司從事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子公司名錄(2017年3月)》,目前總計有79家基金子公司;目前全市場總計有109家基金公司。設立了子公司的基金公司比例高達72.5%。
從上述最新數據來看,基金子公司的規模已連續三個季度下降。自2016年三季度,基金子公司專戶業務規模達到11.15萬億元的高點之后,每個季度的規模都有所下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基金子公司1.14萬只專戶產品合計資產規模為8.59萬億元,比9個月前高點萎縮2.55萬億元,降幅達23%,這一規模也回落到2015年四季度的水平。與2016年三季度的高點相比,專戶產品減少了4665只,規模萎縮了2.55萬億元,規模降幅達22.91%。
從基金子公司的具體規模來看,排名前20中僅有上海興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略微增長2.8億元,而民生加銀資管、博時資本和平安大華匯通財富的專戶規模減少均超過700億元。
記者發現,今年不僅基金產品迎來清盤潮,基金子公司旗下產品清盤或贖回的壓力也在增加。而基金子公司“一對一”產品和“一對多”產品分別為6770只、4605只,規模分別為70109.1億元、15839.2億元。相較一季度末,“一對一”和“一對多”業務規模分別下滑8890.97億元與4297.45億元。
今年7月,銀河資本連續發布兩份產品資金巨額退出的公告,東興雙盈FOF一期和二期的資產管理計劃出現巨額退出。據統計,自今年以來,銀河資本提前終止合同而清盤的產品就有多達22只。
2016年7月—12月的基金子公司備案產品數分別為804只、786只、627只、339只、290只和485只。可以看到,去年第三季度,基金子公司備案產品仍保持在高位,從未低于600只。不過,自去年12月《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規定》、《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子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暫行規定》發布以來,備案產品數量近幾個月來一直沒有太大變動。
基金子公司規模的縮水對股債市場都產生了一定影響。業內人士指出,基金子公司一般有超過80%的資金投資于非標市場,而其中大部分又投向了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以及基建項目。但根據銀監會的最新規定,銀行理財投資于非標資產只能走信托通道,券商、基金子公司的資管計劃不能繼續扮演通道類角色。方正證券(8.820, 0.00, 0.00%)(601901)認為,基于此,基金子公司的非標業務將重新回歸到信托。
據方正證券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基金子公司投資于股票的規模為3472億元,證券投資基金的2300億元也有一部分投資于股票市場,規模并不是很大。2016年底境內上市公司總市值和流通股市值達到了50.82萬億元和39.33萬億元,因此基金子公司投資的份額占比不大,但考慮到股市存量博弈,邊際影響不容忽視。截至2016年12月,基金子公司投資于債券的規模為6238億元,證券投資基金的2300億元中也有部分投資于債券。但更關鍵的是,投資基金專戶、證券資管、銀行理財、信托、私募基金等的規模高達3.47萬億元,由于產品層層嵌套,這里面也有大量資金投資于債券市場。
依靠增資穩定規模
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發現,資產規模的不斷收縮,與當前金融去杠桿的背景下,基金子公司當前正在經歷的業務調整不無關系。基金子公司旗下通常有傳統融資類業務如類信托業務、股權質押業務;資金池業務;資產證券化業務和通道業務等。
2016年12月2日,證監會下發《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規定》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子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暫行規定》,對基金子公司的監管生態進行重新勾勒。按照相關規定,對《風控規定》采取了逐級達標的過渡期安排,總體給予18個月過渡期,但自規定頒布實施后12個月、18個月內,各項風險控制指標應分別達到規定標準的50%和100%以上,規定自2016年12月15日起施行。這大幅提高了基金子公司設立門檻并提出凈資本管理辦法,實際意味著整個監管思路的轉變。基金子公司被迫由輕資產轉向重資產運營。而通道業務或成全行業下降比例最高的業務。
業內人士表示,通道類業務的主要功能有兩類:一是將資金投向限制性行業以逃避監管,二是將資產由表內轉向表外。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基金子公司從事通道業務的優勢在于效率高、費率低,而且比主動管理類項目時間短,因此通道業務發展迅猛。2016年基金子公司通道產品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7.47萬億,在總規模中占比71.1%。
新規要求,基金子公司需滿足下列風險控制指標:凈資本不得低于1億元人民幣;調整后的凈資本不得低于各項風險資本之和的100%;凈資本不得低于凈資產的40%;凈資產不得低于負債的20%。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由于基金子公司現在開展業務都會占用風險資本。在監管導向上,通道業務占用的風險資本比例較高。
另一方面,根據新規,基金子公司凈資本不得低于1億元人民幣,這就涉及到了不滿足此標準的基金子公司的增資問題。對背景較弱的基金子公司而言,實力強大、資金雄厚的銀行系基金子公司動輒10億元的增資,足以讓他們眼紅。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4月21日,工銀瑞信基金的全資子公司——工銀瑞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變更了注冊資本金,將此前2億元注冊資金變更為12億元,增資10億元。建信基金旗下子公司——建信資本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也在5月8日增資10億元,注冊資本金由原來的5000萬元增加到10.5億元。
“通過增資來滿足新規對子公司風險資本的要求,能夠使得業務規模還能保持在原始的水平,不用被迫收縮業務。”有業內人士表示。
轉型之路仍在探索
距離12個月達到規定標準50%的期限僅有4個月時間,面對新規出臺、監管趨嚴的外部環境,各家公司也在積極轉型,布局新的業務方向。任澤平認為,基金子公司的轉型路徑,從通道業務為主向FOF、股權、定增、主動管理的類信托及資產證券化業務等方向發展,但考慮到當前新業務占比小,短期內業務結構變化不大。
深圳某基金子公司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各家公司目前都在嘗試創新,結合公司背景來布局業務條線。“股東實力較弱的公司,將主要精力集中于FOF、股權、定增等方面的業務;而一些有銀行背景的公司在嘗試轉型類信托及ABS業務。”他說。
在ABS業務方面,不少基金子公司將資產證券化(ABS)業務當作轉型的目標。目前,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資產證券化產品規模已突破一萬億。另外,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屬的發起成立ABS專委會已于7月26日正式成立。同時,各家基金子公司正在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要求,對ABS業務進行全面自查。基金子公司ABS業務發展將更趨規范。
另外,私募股權投資正在這種背景下成為不少基金子公司轉型的方向之一。早在2016年12月底,天弘基金旗下全資子公司——天弘創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上海懿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署協議,正式戰略入股快消品B2B配送服務商——懿百電商,成為監管新規之后基金子公司進行股權投資的又一成功案例。
除此之外,基金子公司業務還在不斷創新,6月13日,當代明誠(16.790, 0.00, 0.00%)(600136)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北京象舞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擬出資5000萬元與長瑞當代、武漢瑞恩、前海開源共同發起設立長瑞招源,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長瑞招源計劃本次募資規模不超過2億元人民幣,其中長瑞當代作為普通合伙人擬出資200萬元、武漢瑞恩作為有限合伙人擬出資1,500萬元、前海開源作為有限合伙人擬出資13,300萬元。上述的前海開源指的是前海開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前海開源基金的全資子公司。
□本報記者 姜沁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