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1hajl"><optgroup id="1hajl"><center id="1hajl"></center></optgroup></span>
    <li id="1hajl"></li>
    
    
    1. 跨界一個沒成 致力多元化的董明珠和格力正在犯錯?

      2017-09-28 10:12 | 來源:未知 | 作者:鄭馨悅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位手機發燒友朱先生對記者表示,即使他再怎么欣賞董明珠本人,也不愿意一覺醒來“就看她的臉”——雖然屏保照片可以換。

      “我不可能買格力手機的。”

        一位手機發燒友朱先生對記者表示,即使他再怎么欣賞董明珠本人,也不愿意一覺醒來“就看她的臉”——雖然屏保照片可以換。

        “我現在想拋了。”

        拿了一年格力電器股票的李女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她格力電器股票持倉成本21元,期間有幾次加倉,收益很好,所以即使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她也未曾有過動搖。

        但是現在,她想要退出了。

        9月27日,格力電器的股價收于38.55元,漲0.39%,相對于李女士的成本,她所持有的格力電器賺了不少。

        “一年前,我覺得格力是一只被低估的股票,作為一個行業的龍頭股,它的市盈率和業績表現遠遠超過證券市場一些被炒作的‘優質股’,值得長期持有。我規劃是持有3到5年。”李女士解釋,然而在深入了解格力電器后,她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過于簡單,在董明珠卸任之前,她應該會擇時而出。

        8月31日,格力電器發布2017年半年報,其營業收入為692億元,同比增長40.67%,其中空調產品的營收達546億,同比增長30.14%,牢牢穩坐空調業第一的寶座。

        “格力電器是中國空調做得最好的企業,沒有之一。”海歸人士張先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即使在國外,格力空調也有很大的名氣。然而令他不解的是,在國內,作為龍頭的格力電器總是被認為前方無路可走,更加奇怪的是,格力本身也常常想著“革自己的命”,折騰著要跨界。

        據《國際金融報》簡單調查了解,現在有不少人像朱先生、李女士和張先生一樣,開始對格力電器的產品或公司未來持有否定或迷茫態度。

        不可否認,格力電器正致力于轉型,它的未來,令不少投資者不安,甚至有業內人士質疑,董明珠和格力電器“正在犯錯”。

        那么,格力電器的情況到底如何?董明珠帶領的格力跨界,是機會更大還是風險更大?

        “天花板”壓力

        “我想我這一輩子,只把一個空調做成極致。”董明珠曾對媒體如是說。

        “說到極致這個詞,從技術上來說,那當然遠遠沒有達到,美的、海爾也沒有;但如果說在企業發展階段里面,完成了作為主營業務的利潤貢獻,規模貢獻的角色,目前來說格力的空調業務已經到頂了。”一位制造業分析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所有人都清楚,格力的空調事業在中國遇到了天花板。

        家電行業資深專家劉步塵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格力電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未來,根本不知道它的增量市場在哪。“今年由于種種原因,格力的營收會到達一個頂峰,但是明年肯定不會保持這個增速,它空調的營收一定會有下降。”

        一位風險投資者則表示,這是思維的問題,歐美一些企業選擇只做一個產品,一做就是上百年(如福特汽車),遇到天花板也能安之若素,而中國企業家大都有“規模化情結”,希望企業保持增長,抓尋利益增長點,這是企業的本能,也是對投資者負責。難言對錯,只看結果。

        所以,即使是想著“只把一個空調做到極致”的董明珠,有了“造車夢”,有了建造生態圈帝國的設想,也不足為奇。

        副業一個沒成

        有不少業內人士為董明珠感到憂心:她和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決心似乎十分堅決,但格力電器迄今為止沒有做成一個副業。

        格力電器的多元化擴張,從其成為空調業行業老大的發展時期就開始了,而那個時期,“天花板”之說也悄然流行。

        主營過度依賴空調(80%以上)的格力從2004年開始(2016年正式公布進入多元化時代),先后布局小家電、金融、冰箱、智能手機、智能配送柜、機器人研發、軍工制造、新能源汽車、電飯煲制造……而其中最引爭議的,就是手機和新能源汽車。

        比如,在董明珠的執著堅持下,格力電器對制造手機可謂癡情,2015年3月,董明珠在一次演講中高調“秀”出格力手機。

        ▲ 一位用戶表示,格力手機在使用上有一些亮點,電池不發燙,但總體比較平庸,以后在同價位他會選擇小米或舊型蘋果。

        手機只是格力電器多元化的一個布局,董明珠還特別偏愛新能源汽車。

        2016年,董明珠任職格力集團董事長期間,推動格力電器擬以130億元的對價發行股份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

        然而,格力手機至今銷量不佳。格力電器收購銀隆以失敗告終,最終董明珠以個人身份,投資10億元成為銀隆股東。

        董明珠“急了”?

        對于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寶杰控股集團董事長兼CEO張杰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這是布局一個“黃金賽道”。

        “全球范圍內各國的政策越來越明確,我們即將告別傳統的汽車時代,未來僅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就能有一年2000萬的銷量。這是一塊大蛋糕,你不搶自然有其他人搶。”張杰認為,格力電器本身的制造功底在,完全可以試著去搶一塊,絕對能提振股價。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則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這的確是一個大市場,董明珠肯定是朝著最大的那塊蛋糕去的,銀隆并不具備生產家用轎車的資質,做的是公交大巴車,所以她入股銀隆應該只是初始布局。“但問題是,她即使拿上自己的全部身家也未必有用。”

        “無論是技術還是門檻,10億元連水漂都打不響。”該人士表示,僅僅上海地區,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到今年年初就有30多家企業,何況還有不少是汽車業資深企業家,功底深厚。

        “做什么都難,當初做空調就不難了?作為企業在進入新行業領域里面都會遇到困境,她要是鐵了心,和格力電器一股作氣跨界新領域,未必就不能成功。”一位接近格力電器的投資人則表示,目前董明珠是對還是錯,選的方向準還是不準,都難以判斷,但有一點很明顯:董明珠急了。

        因為格力電器很可能不會給她時間了。

        任期將至,所以亂了?

        上述人士之所以說董明珠急了,可能是因為2018年5月31日,董明珠的任期將至,僅剩約8個月時間。

        2017年9月以來,董明珠任期將滿的消息、接班人人選的揣測傳得沸沸揚揚。

        有業內人士分析,也許時間壓力讓董明珠亂了。

        9月21日,格力電器宣布“持有海立股份(16.540-0.39-2.30%)(600619.SH)達到5%”。公告顯示自8月29日海立股份復牌,格力電器連續16個交易日在二級市場累計買入4331.56萬股。

        海立股份在公告中稱,“格力電器旨在擴充其產業鏈結構和整合產業優質資源,借助上海國際化地位的人才、信息和創新優勢,打造產業鏈更加齊全的國際化企業”。

        然而劉步塵表示,對舉牌這個舉動他確實沒有看懂,他認為取得海立的控制權或者通過海立擴充格力的產業鏈,對格力電器的意義并不大。

        當《國際金融報》記者以投資人的身份向格力電器轉述業內的擔憂之情時,對方的回答很肯定:“舉牌海立只是為了擴充產業鏈,我們自己也有做壓縮機的。目前格力的股票很穩健,至于跨界和未來戰略問題,請直接看我們的年報。”

        一位家電分析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手機沒有做好,立足未穩的情況下轉戰新領域,進行各種戰略投資,董明珠顯得有些急切了。但她已經沒有時間去考慮,在任期即將結束的情況下,她需要快速出成果,需要穩定軍心。

        董明珠曾這樣表示:“沒錯,我推舉的可能是第二個董明珠;如果不是,我可能不會放手。”

        然而,無論董明珠是否連任,是否放手,無論格力電器是否轉型,是否會迎接一位新掌舵者,董明珠和格力電器恐怕都難以一帆風順。

        對于舉牌海立,有媒體指出,董明珠或許想著派嫡系控制海立董事會,確保退休后仍能施加影響,或打著產業協同的大旗,用格力電器的錢拿下海立。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直言,“上述戰略,實施難度都太大了。”

        “先天性心臟病”

        “董明珠最大的問題是不會自省。”劉步塵表示,迄今為止在各種跨界業務上,董明珠一個沒有做出來,而她直到現在也不肯認錯自省,只一意孤行。

        “格力最大的問題,是股權分散。”上述投資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格力始終難以擺脫這樣的歷史包袱:股權分散,股東不和,實際控制權不明。這導致董明珠如果不夠“狠”,不夠堅持,格力絕對無法成為今天的格力。

        兩人也同時提到了格力的老對手:美的。

        “以前格力空調做得最好的時候,兩者(格力和美的)的空調業務營收差距有400億,而2017年上半年差距只有46億。而且今年美的空調增速遠高于格力,差距有可能進一步縮小。”劉步塵表示,格力雖然是龍頭老大,但競爭對手也在奮力直追,一旦不謹慎,主業被追上也不是不可能。

        “一個企業在最高治理層面有兩個最大的決策問題:一個是戰略大轉型;另一個是繼承人問題。兩件事情,美的都輕松漂亮地贏了,而格力很無奈地輸了。”該投資人表示,治理結構是格力電器的深層次的困局,無可爭辯的企業統治權、沒有“先天性心臟病”成為美的(相比格力)的一個巨大的戰略優勢。而格力內部掣肘太多,董事會、股東心不齊,常年以來,公司管理層總要面臨前有強大的對手,背后有大股東要搶班奪權的這種兩線作戰的局面。董明珠從始至終都處于一個復雜多變的局內,難以打出漂亮的勝負手,又被戰略主導權之爭牽扯大量精力。

        這并非沒有案例可循。

        2016年10月28日,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的現場,面對中小股東,董明珠情緒異常激動:“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講這個話一點都不過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么樣?兩年給你們分了180億,你去看看哪個企業給你們這么多?格力能從1個億、從1%利潤都沒有甚至虧損的企業做到今天,達到13%的利潤,是靠你們來嗎?”

        該投資人表示,這是因為董明珠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格力會失去偉大的可能。

        “格力電器大概將永遠(至少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是一個‘造空調的’,無法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19 www.shhai01.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一级做a爰黑人又硬又粗免费看51社区国产精品视| 国产精品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白嫩精品|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内射婷婷一级二|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粉嫩精品美女国产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人成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欧美大片日韩精品| 女人香蕉久久**毛片精品|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2019|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