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5 10:0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進入十一月的第一天,東風本田便公布了公司10月份的銷售情況。
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10月,東風本田實現終端銷量為64181輛,同比增長20%左右,今年前10個月,東風本田終端銷量達581202輛,同比增長26.5%,提前兩個月突破去年全年銷量。
其中,人氣車型本田CR-V當月終端銷量(含HEV車型)為20223輛,月度銷量再破兩萬輛;本田思域10月終端銷量為16565輛,再創月度銷量新高;XR-V當月取得了9239輛的佳績,特約店總庫存系數低至0.2。
然而,承擔著銷量重任的CR-V和本田思域,最近卻遭到不少消費者的抱怨。
“本想買一輛思域,結果咨詢了好幾個4S店都需要加8000元裝飾費用,并且還要等一兩個月才能提車,算了還是再看看其他車型吧。”一位原本有意向購買思域的消費者如是說。
法治周末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西安、山東等地,消費者購買全新思域和本田CR-V普遍需要加8000-10000元左右的裝飾費用,并且還沒有現車,需要等待一個月到兩個月不等。
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市場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表示,加價提車或者變相加價(加裝飾裝潢費用)提車在業內較為普遍,尤其是一些熱銷車型,經銷商常常以等待時間較長為由,建議消費者進行加價或者變相加價,以盡快提車。
變相加價普遍存在
11月3日,法治周末記者走訪了位于北京南城的某東風本田4S店。
“對于思域,元旦前提車的話,需要加10000萬元的裝飾(包括貼膜、導航或真皮座椅等),本田CR-V需加價8000-10000元。”當被問“思域和CR-V現在訂的話需要加價嗎”,該店的一位銷售人員如是說。
無獨有偶,11月4日,法治周末記者走訪了位于西安市的一家東風本田4S店,銷售人員同樣表示,現在只能預訂,不能馬上提車,本田CR-V和思域均需加8000元的裝飾裝潢費用。當記者問“如果現在訂思域的話,什么時候能提車”時,該銷售人員表示,大概元旦前后,因為現在店里已有將近60個訂單,一個月廠家總共發給他們30多臺思域,并且該銷售人員強調“思域在全國都沒車,都需要加價才能提車”。
為了進一步了解上述情況,法治周末記者致電山東某東風本田4S店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也明確表示,現在訂車的話,思域和CR-V都需要加價,加價額度和北京差不多。
至于加價的原因,該負責人表示,主要因為與同級別車型相比,這兩款車性價比、配置都比較高,并且科技配置也比較全,比較受消費者的青睞。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某些車型出現加價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饑餓營銷”,即控制產能、收獲高關注度,讓消費者排隊購買,從而進一步提升銷量;二是產能不足。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加價提車或者變相加價提車是經銷商的行為,并不是汽車廠家的行為。
此前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陳斌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對于個別經銷商的加價售車行為,東風本田是堅決反對和抵制的。為了從根源上解決此類問題的出現,今年將重點放在供應商的管理與供應量的保障上。爭取最短時間內消除此類現象的發生,讓消費者能在購車時更舒心,能對東風本田多增加一份信賴與支持。
難以被處罰
不過,法治周末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本田思域和CR-V雖然需要加價才能提車,但是真正以現金的方式來直接進行加價的行為基本不存在,多數是以裝飾裝潢大禮包的形式來實現的。
對此,前述山東某東風本田4S店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新《辦法》)明確規定不允許經銷商對任何車型進行加價銷售。
該負責人所說的新《辦法》是指商務部4月份發布、7月份開始實施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其第十條明確規定,“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
然而,新《辦法》實施以來,四個月已經過去了,但從目前的調查來看,加價提車的現象依然存在,只不過是不再直接加價,而是演變成了變相加價的形式。
蘇暉認為,變相加價的方式雖然理論上不合法,但是從市場角度來看并不存在不合理之處,產品供不應求,經銷商加價銷售,而消費者愿意加價購買。
正在看車的王先生也稱,花幾千元相當于買了裝飾,并且還能提前提車,對此,他也是能夠接受的。
正如前述4S店相關負責人所述,其實經銷商也沒有“強制”要求客戶加價。
“客戶來訂車的話,我們會與客戶講清楚,某款車廠商指導價是多少,現在店內售價是多少,在雙方都認可的情況下,達成協議。如果客戶覺得不合適,可以不訂。”該負責人補充說。
睿信咨詢創始合伙人、執行董事付志勇認為,加價行為表面上看是自愿式的強制負擔,其實這也正是市場上雖然存在加價提車的行為,經銷商卻難以被處罰的原因所在。
深圳中為智研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成飛龍對此表示贊同,“監管部門收集證據比較難,難以有完整的監管流程,導致不能有效實施監管”。
事實亦如此,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雖然加價提車屬于違法違規行為,但很少有經銷商因此受到處罰。
“要想減少甚至杜絕加價銷售行為的存在,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比如行業對此行為加強監管,消費者對此現象進行堅決抵制,廠家嚴格管理等。”付志勇認為。
不過,從調查情況來看,變相加價的行為并未影響消費者購買相關車型的熱度。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