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108/20180108050412952.jpg)
縱向比:滬深300市盈率已升至上輪牛市中期水平
2017年,A股市場最大的特點便是大市值藍籌股支撐的一九行情。其中,作為藍籌股的集中地,滬深300指數2017年以來累計漲幅已達25%,表現異常亮眼。同期上證指數與深證成指漲幅“僅”為9.28%和11.45%。
與此同時,指數、股價漲跌傳導到估值上,就會影響市盈率的漲跌。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5日,滬深300指數整體市盈率為14.67倍。盡管絕對數值并不高,但是通過對比歷史數據發現,這一數值已經創下2015年8月以來的新高,與2015年3月末的水平相當。也就是說,滬深300指數估值水平已經回到上一輪牛市中期時的水平。
再來看市凈率的表現,作為判斷個股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市凈率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一般而言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最新數據顯示,滬深300指數整體市凈率為1.71倍,創2016年1月以來的新高。
綜合來看,若與全部A股19.99倍的市盈率和2.07倍的市凈率進行對比的話,藍籌們的整體市盈率仍具有一定的“估值優勢”,但從歷史數據來看,經過前期股價大幅上漲,相關標的市盈率確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橫向看:中外行業龍頭估值水平對比結果如何
若跟海外市場各行業龍頭對比又是怎樣的情況?記者在滬深300最新成分股中,根據行業分布選取2017年以來漲幅較大,總市值排名靠前的個股與海外各市場行業龍頭企業進行對比。
通過對比發現,記者所選取的41家公司目前平均總市值為2714.37億元,平均市盈率為35.56倍,平均市凈率為4.67倍;而海外對應的各行業龍頭平均總市值為5390.26億元,平均市盈率為40.02倍,平均市凈率為3.31倍。數據顯示,所選取的個股目前總體總市值距海外同行業龍頭企業仍有較大的差距,市盈率則略低,但是市凈率卻高出海外行業龍頭不少。
看潛力:龍頭個股2017年報表現能否打開估值提升空間
對于藍籌股而言,優秀的業績表現是其股價上漲的重要動力,另一方面,年報業績大幅增長意味著將有效降低相關個股的市盈率水平,從而打開估值提升空間。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滬深300成分股中共有55家公司披露2017年年報凈利潤變動上限及同比增幅上限。為此,筆者以1月5日收盤價為基準,以年報預告凈利上限測算的市盈率與最新的市盈率進行比較,計算兩者之間的落差,以觀察估值水平的升降情況。
統計發現,在剔除異常數據后,上述53家公司中,有48家公司市盈率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占比高達87%。換而言之,如果上述個股股價保持不變,他們市盈率將因年報業績增長出現下降。
其中,有24只個股的市盈率將下降15%以上,15只個股的市盈率將下降20%以上,勝利精密、神州高鐵、贛鋒鋰業、科大訊飛等4只個股市盈率將下降超過30%。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