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貨架企業的擴張并不一直順風順水。日前,猩便利被傳出要在全國所有三四線城市撤站,鋪貨低于50人的企業全部撤柜。對此,北京商報記者在求證猩便利相關負責人時獲悉,猩便利確實對個別點位和城市站要進行調整優化,具體城市站和網點的調整細節公司還在討論中。
猩便利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猩便利在三四線城市依然在建站過程中,由于城市便利文化不同,對三四線城市公司的策略相對嚴謹,所以對于點位質量以及市場分析還在做前期的評估,業務也在逐步推進中。“業務跑得快肯定需要調整,有些坑肯定要趟過去。”該負責人表示。
對于此后的布局規劃,猩便利相關負責人稱,可以確定的是,猩便利的網點擴張重點將集中在北上廣深津等一二線城市,對于三四線城市則暫時不會再投入精力。
公開資料顯示,猩便利在成立3個月后就宣布網點數破萬個,截至2017年底,猩便利對外公布的進駐城市數量已達50個,網點數量超3萬個,遠超市場上很多無人貨架企業一年擴張的網點數量。
對此,一位接近猩便利的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猩便利此前對網點的要求是30人以上規模,這一不算高的標準為后來的擴張埋下了隱患。創業公司在模式尚未跑通時就急速擴張難免“急功近利”,所暴露的問題也為行業敲響警鐘。
有無人零售企業從業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20-30人規模的小公司中,每天的銷售收入并不高,單個網點很難實現盈利,也無法支撐無人貨架企業背后在物流、人力、系統搭建等方面投入的成本。盲目擴張網點背后,面臨著供應鏈、物流配送、運營等各方面的考驗。在找到更好的流量變現方式前,企業只能靠“燒錢”維系經營,一旦資金不足將產生很大的“爛攤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