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24時,2018年國內成品油首個調價窗口開啟。由于本輪調價周期內國際原油整體上漲,多家機構認為,成品油價格將迎來上調。
截至1月10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收于每桶63.57美元,3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收于每桶69.20美元。國際油價雙雙創下2014年12月來新高,其中紐商所WTI原油期貨在開年以來短短7個交易日已經累計上漲超過5%。
卓創資訊數據監測模型顯示,截至1月10日收盤,國內第9個工作日,參考的原油變化率為3.95%,對應汽柴油的上調幅度約在165元/噸。
美國原油庫存持續下降
本輪調價周期內,國際原油整體走高。其中,布倫特原油正逼近每桶70美元的整數關口,而WTI原油也站穩60美元/桶上方,逼近65美元/桶。
近期伊朗政治局勢不穩,而伊朗是歐佩克第三大產油國,市場擔憂原油供應收緊,成為支撐油價上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歐佩克減產及美國原油庫存、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減少也為油價帶來有效支撐。路透社一項調查顯示,2017年12月份,歐佩克成員國減產協議履行率從11月份的125%上升到128%。
美國能源信息局1月10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上周美國全國的商業原油庫存減少495萬桶,至4.195億桶,庫存下降數量高于市場預期。根據油服公司貝克休斯數據,至1月5日的一周,美國活躍鉆機數減少5座,至742座。
受上述因素影響,原油變化率正向范圍不斷上漲,國內本輪油價上調預期隨之拉寬。據金聯創測算,截至1月11日第九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64.81美元/桶,變化率5.16%,對應汽柴油價格將上調160元/噸。
據中宇資訊測算,截至1月11日,測算原油變化率為5.31%,中宇原油估價64.716美元/桶,較基準價漲3.266美元/桶,預計1月12日24時成品油零限價上調155元/噸。以目前原油現貨均價估測,最終調價上調幅度將在160~180元/噸左右。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王蘆青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距離調價窗口開啟還有一個工作日,目前國際原油市場多頭占據主導,國際油價整體易漲難跌。預計本次調價窗口上調幅度或達到180元/噸,折合升價為92#汽油上調0.14元;0#柴油上調0.15元。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加滿一箱50升的92號汽油,預計將多花7元左右。
汽強柴弱 零售利潤走勢分化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內成品油市場行情分化態勢明顯,呈現“汽漲柴跌”局勢,兩者零售利潤走勢也呈現分化。
從批發端來看,中宇資訊數據顯示,以山東地煉價格為例,自2017年12月初開始,柴油價格出現急速下滑,目前累計跌幅在1000~1200元/噸。汽油則表現穩中小漲趨勢,幅度在200~400元/噸。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就批發端而言,汽油受節日備貨和國際油價的推動,炒漲氣氛已有所浮現,買漲不買跌心態增強。柴油走勢則受雨雪天氣影響,加之身處傳統需求淡季,價格走跌、顯露疲態。
但從終端零售角度而言,汽油批發價不斷上漲,而加油站近期優惠政策持續,使得汽油終端零售利潤承壓。
李彥表示,近期中石化等主營加油站優惠幅度多在0.5~0.7元/升左右,而民營加油站的優惠幅度更達到0.5~1.2元/升,部分民營加油站特定日期(如每周二)可優惠至1.5~1.8元/升,而部分主營加油站特定日期持卡也可優惠至0.8~1元/升。
中宇資訊分析師馬建彩認為,受原油大漲和消費稅利好消息支撐,近幾日汽油批發價提前寬幅上漲,且漲價幅度遠超本輪調價幅度,故本次雖然預期上調,但加油站汽油零售利潤空間反而可能縮減。
金聯創數據顯示,截至1月9日,汽油批零價差至2082元/噸,較2017年12月28日跌90元/噸。而柴油則是由于行情不斷走跌,批零價差開始觸底反彈。金聯創數據顯示,截至1月9日,柴油批零價差至1166元/噸,較2017年12月28日漲317元/噸,加油站柴油利潤提升。
金聯創分析師鄒雪蓮表示,近期成品油價上調預期持續增強,但國內多數地區受雨雪降溫影響,戶外基建、工礦等終端用油單位開工負荷再度降低,柴油需求進一步收窄。另外,幾大巨頭及地方煉廠開工率仍維持較高水平,國內柴油資源供應充足。業者入市操作稀少,這也導致石化雙雄的出貨并不順暢,成交價格仍保持下行態勢。預計后期柴油零售利潤有望繼續增長。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