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124/20180124103507401.jpg)
如果打開搜索引擎搜索一下“2017客車出口”,會得到很多客車“出口大單”的新聞。自從2014年,我國客車出口達到一個小高峰之后,2015年、2016年持續下滑,有這么多“出口大單”新聞的2017年是否會止跌回升?
確切的數據至少要到本月末才能統計出來,不過根據記者采訪到的信息,客車業內人士的直觀感覺似乎不甚樂觀。
整體不樂觀 2017出口或持續下滑
記者采訪了多位客車業內人士,他們均表示2017年客車出口總量可能與2016年持平或繼續下滑。
“我估計2017年客車出口總量比2016年下滑5%左右。”金龍客車海外營銷總監謝衛國說,“整體來看,2017年客車出口情況是我國汽車出口所有版塊中表現最差的。2017年,乘用車出口增長較多,貨車出口也不錯,而客車由于前幾年出口基數較大,估計總出口量相比2016年還是有所下滑。”
2017年,全球政治、經濟形勢變化較大,對于客車企業來說,直觀感受就是海外市場情況復雜,資金在終端市場的流動性不好。
“商用車與乘用車不同,它不是消費品而是賺錢的工具,客車需要順暢的運營起來才能還款。如果我們考察發現海外市場的客戶付款能力較差,這樣的訂單我們就不接了。”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
區域:西亞表現良好 沙特需求大
海外市場各地區的情況不同,是增長還是下滑,要看各企業終端客戶的需求強度,若客戶的業務能力較好,就可能保持增長。
謝衛國表示,2017年,金龍客車在西亞市場的出口增長較大。“2017年,我公司向沙特出口了近800輛大型客車,市場份額領先。”他告訴記者,“沙特是穆斯林朝圣的重要地點,每年都有對新車的需求。所以這塊市場比較穩定,客戶關系也比較好。”
安凱客車國際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李國鈞也表示:“西亞地區是我國客車出口的傳統優勢市場,2017年這個細分市場情況還可以。這個市場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沙特,它對朝圣用的客車、校車有較多的需求。”
此外,東南亞市場也有一些新的機遇,比如2016年緬甸民盟政府上臺后,推動了一些民生工程,也包含公共交通方面。
“這為公交車出口帶來了一定利好。”李國鈞說,“但這些利好是否可持續還有待觀察。”
新能源:使用環境不成熟 在經濟較好地區萌芽
在國內發展如火如荼的新能源客車,此前的海外出口量少之又少,2017年,多有新聞報道我國新能源客車出口到美國、日本等市場。那么這一年,我國新能源客車出口情況如何?
“2017年,我國新能源客車出口量有所增長,這主要是因為前幾年的基數很小。”謝衛國告訴記者,“并且新能源客車的出口量仍然不大,對我國客車出口整體的影響較小。
據介紹,與國內市場在政策引導、補貼扶持下,新能源客車有著較大需求的情況不同,總體來看,在海外市場還沒有形成對新能源客車的成熟的使用環境。李國鈞說:“海外市場對新能源客車的需求很少,即便有也是非常初期的、樣車階段的需求。”
另外,很多海外市場沒有非常發達的鐵路網絡,公路客運市場的需求仍然穩定。除去當地政府為環保做嘗試的一些訂購大單之外,海外市場對車輛動力類型的需求沒有大變化,仍是以傳統燃油車為主。
李國鈞說:“雖然大部分海外市場也覺得環保問題需要更加重視,純電動客車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對新能源客車有一些興趣,但目前還沒有大規模應用。至于是否能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以較快的速度發展新能源客車,現在還不能明確的看出來。”
對于新能源客車出口的市場,謝衛國分析表示,新能源客車的出口機會主要靠客車企業自己開發,但總體來看,集中在經濟較好的地區。
“我公司的純電動客車主要銷售到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泰國等周邊國家市場,在這些市場已經做了一些小批量投放。另外,還有一些新能源客車出口到歐洲地區。”謝衛國介紹說。
他進一步指出,新能源客車成本較高,需要終端客戶的購買力較強,一般在當地政府比較重視環保,能夠提供補貼的情況下,才能更好銷售。
市場有限競爭激烈 “兩條腿走路”有難度
在前不久舉辦的客車市場研究會上,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副秘書長佘振清表示,2017年,國內客車市場受政策調整的影響較大,按照兩條腿走路的原則,客車行業的資源配置應該向出口傾斜。客車企業的主觀意愿很強,但實際效果不佳,客車出口仍不具備分擔行業發展風險的能力。他還強調,培養客車出口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且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記者采訪到的客車業內人士都比較認同佘振清的觀點。
“現在國內客車市場萎縮,眾多國內客車企業都要找出路,大家自然都把競爭市場拓展到海外。”李國鈞分析道,“但客車出口市場總體體量卻沒有擴大,海外市場的蛋糕只有這么大,各家企業只有搶占的市場份額多或少的區別,競爭十分激烈。”謝衛國也說:“國內客車市場整體看來還是處于一種供大于求的狀態,尤其是我國的客車制造企業比較多,當國內整體需求下降之后,各家企業都要找出路,所以都向國外尋找產能的釋放地。確實要保持‘兩條腿走路’這個思路,我公司多年來也是這樣做的。”
對于“兩條腿走路”該如何更好的做到,謝衛國表示:“現在國際經濟環境不是很好,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海外市場來消化我們的產品,出口很難盈利。因此,在哪些地方進行對外投資要進行深度的、謹慎的分析,不能盲目對外輸出,否則不會有好的效果。”
實際上,在汽車所有品類中,我國客車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是最強的,中國客車在歐洲市場也可以找到生存空間,但總體還是在走一些中低端的、比較分散的客戶群體,這部分市場還需進一步開發。而在亞洲、南美洲、非洲市場,因為中國客車的價格、產品質量、零部件供應、售后服務等能夠達到客戶群體的需求,我國客車的競爭力就很強了。
縱難預測 亦抱希望
對于2018年的海外客車市場,多位客車業內人士表示較難預測。
首先,海外市場是一個包含很多國家和地區的綜合性市場,沒有更新周期的規律可循。一方面,海外各國對客車的使用壽命要求不同,從七、八年到十幾年都有;另一方面,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批量訂單,但是其他地方由于戰爭、制裁、災害等因素可能會需求下降,所以整體上不會呈現出周期性。
其次,海外市場情況受政治、經濟影響,變化多端。“比如,沙特在2017年第四季度開展了反腐行動,所以2018年西亞地區的客車需求會變成什么情況,現在還不好預測。”李國鈞說。
盡管如此,業內人士還是對新的一年充滿希望。
謝衛國告訴記者:“我估計2018年的客車出口可能會好一些。因為目前來看,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價格有所上漲,而我國客車企業的海外目標市場主要是資源型國家,所以我們對2018年抱持好的期望。”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