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129/20180129104651166.jpg)
據報道,記者調查發現,通過張貼廣告、偽造假證,騙提公積金已經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不法中介收取高額手續費,有的甚至高達30%—40%;有的幫人騙提公積金結了不下10次婚。
有網民認為,騙提公積金逐漸淪為一種灰色產業,這不僅是在挑戰公積金管理制度,繳存者也將面臨巨大的資金安全風險。要想從根本上打消部分人騙提公積金的想法,防治違規提取公積金、騙提他人公積金等亂象,必須從公積金管理制度入手,堵疏結合。
網民“王恩奎”稱,騙提住房公積金的過程,往往涉及偽造虛假材料,比如房屋買賣合同、結婚證、國家機關證件和印章等,這些行為應當被嚴厲追究法律責任。與此同時,應加快推進全國不動產登記信息的聯網,盡早實現與公安、社保、稅務等部門信息共享,以大數據堵塞監管漏洞。
還有網民提出,明知違法,而且還要支付較高比例的手續費,一些職工卻為何不惜代價也要通過中介提取自己名下的公積金?除了職工急需用錢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還是“提取難”弊端。
網民“何勇”提出,要有效治理騙提公積金現象,僅僅靠懲治的方式堵,顯然不夠。還需要疏導,改革公積金制度,方便居民通過正當手段、途徑提取公積金,而不必冒著風險,以付出沉重代價和成本的方式騙提公積金。
網民“房清江”認為,破解住房公積金提取難,有必要進一步厘清公積金的性質與定位,在兼顧公積金的保障特性的前提下,充分賦予居民選擇權,并據此建立合理的提取機制,防止資金沉淀。更深層次的改革措施,則是思考公積金向住房保障銀行轉型,讓公積金真正發揮互助的作用。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