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309/20180309101728189.jpg)
昨晚,證監會網站公布了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41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富士康)首發過會。從今年2月1日富士康提交招股書申報稿算起,到過會僅僅用了36天,創造了A股市場IPO的新速度。
據悉,富士康擬在上交所上市,保薦機構為中金公司,募資將用于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云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云服務設備、5G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制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制造產業升級、智能制造產能擴建八個項目,總投資額高達272.53億元。
統計顯示,2017年A股共有436家企業完成發行上市,募資總額超過2300億元,發行費用超211億元,其中發行與承銷費用約156億元。按此計算,在富士康IPO項目上,中金公司狂賺18億元。
招股書顯示,富士康成立于2015年3月6日。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有員工約26.9萬人,其中30歲以下的員工人數達16.05萬人,占比59.65%。2015年至2017年,富士康實現營收分別為2728億元、2727億元及3545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43.50億元、143.66億元和158.68億元,凈利潤率分別為5.26%、5.27%和4.48%。截至2017年末,富士康總資產為1485.96億元,總負債為 1204.14億元,負債率約81%,相比于截至2016年底的43%上漲了近一倍。
富士康由于受電子制造業低毛利的市場現狀限制,該公司的毛利率并不出彩。從招股說明書披露的近三年經營數據來看,其毛利率長期維持在低水平,2015年-2017年分別為10.50%、10.65%以及10.14%。
富士康并沒有公布前五大客戶的具體名單。富士康稱其主要客戶包括亞馬遜、蘋果、思科、戴爾等企業。2017年,其對前五名客戶的合計營業收入數占當期營業收入的72.98%,并稱報告期內公司不存在向單個客戶的銷售比例超過總額50%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提到了與鴻海旗下富智康集團等存在同業競爭的情況。而同業競爭的焦點依舊與蘋果有關。因此,多家媒體報道稱富士康“蘋果依賴癥依舊”。
昨晚,發審委會議提出詢問的問題主要圍繞“關聯交易、公司治理、募投項目、財務指標、員工勞動保障”五個方面。
比如,發審委要求富士康說明,關聯交易的原因及必要性、關聯交易的決策程序及定價機制,如何保證關聯交易定價公允,規范并減少關聯交易的措施;鴻海精密控制的兩家巴西公司及富智康所從事業務是否與發行人存在競爭關系,有關措施是否切實可行,發行人利益是否得到充分有效保護;鴻海精密目前許可發行人使用的注冊商標(“Foxconn”及“富士康”)在發行人生產經營中的作用,如何保證發行人對該等商標使用權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針對富士康董事會中有多名董事及高管在關聯方兼職,又系控股型公司,其利潤主要來源于對子公司的投資所得。發審委提出,發行人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否建立了完備的子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及風險管控制度;各子公司是否建立明確、可實施的分紅政策,保證發行人具有持續穩定的現金分紅能力。
而報告期內,發行人財務指標呈現低毛利率、高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較高的特點。發審委提出,結合三項費用、資產周轉率等說明低毛利率、高凈資產收益率的形成原因,以及對發行人盈利能力的影響;結合資產負債結構,說明現金流能否確保發行人的正常生產經營。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