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和14日,在紐交所上市的趣店集團(NYSE:QD)和宜人貸(NYSE: YRD)分別披露了2017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報告顯示,兩家公司借款用戶及營收延續強勁增勢,但在2017年12月央行及銀監會聯手整頓不規范網絡借貸行為后,網絡 借貸用戶普遍出現還款意愿下降、平臺逾期上升和惜貸的現象。
趣店2017年全年總收入達到47.754億元,相較2016年的14.428億元增長231.0%;凈利潤達到21.64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5.767億元增長275.3%。
宜人貸2017年凈收入55.43億元,較2016年全年增長71%;凈利潤13.72億元,較2016年全年增長23%。
快速增長的網絡借貸人群成為上述企業業務的主要支撐。不過趣店和宜人貸的用戶定位也存在不同的特點。
2017年度趣店注冊用戶達到6240萬,授信用戶數達到2620萬,其中690萬用戶為活躍借貸用戶。平均每筆現金分期交易額約為960元,每筆商品分期交易額約為1400元;現金分期平均信貸周期為2.1個月,商品分期的平均信貸周期為8.8個月。
宜人貸則為64.91萬人促成借款總額414.06億元,較2016年增長102%,平均借款金額為6.38萬元。
以互聯網信息服務和網絡小額借貸業務為主的二三四五(5.920, 0.00, 0.00%)(002195.SZ)發布的2017年業績快報也顯示,營業總收入32.29億元同比增長85.41%,凈利潤9.32億元同比增長46.72%。其中網絡小額借貸業務發展較快為業績提供了重要支撐。
上述盈利數據不難解釋大量企業進軍網絡小額借貸領域的驅動力。不過,息費不透明、利率過高、砍頭息等亂象在網絡借貸領域頻出,引發監管整頓。2017年12月,央行與銀監會聯合下發《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年化利率不得超過36%,暫停發放無特定場景和指定用途的網絡小額貸款、不得暴力催收等要求。
一位網絡借貸平臺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在《通知》下發前后,一些原本正常還款的用戶觀望情緒濃厚,貸款逾期用戶大規模上升。而平臺則普遍加大催收力度、提前回款并且惜貸。
一位接近監管部門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是由平臺的業務模式決定的,在規范過程中必然遭受陣痛。
上述情況在平臺四季度業務中有明顯體現。
趣店集團首席財務官楊家康介紹,“在這一階段,隨著消費信貸供給以及消費者流動性的下降,行業的整體信貸質量惡化,因此,公司的逾期率在新監管出臺后略有上升。”
楊家康指出,趣店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間主動實施相對保守的縮貸措施來保護信貸質量。今年1月期間新放貸的逾期率已經逐步穩定,在春節后重新增加放款量。
宜人貸也指出,第四季度監管收緊造成全行業借款人的風險表現出現短期波動,公司在本季度的借款批核率略有下降。截至2017年12月31日,逾期15-29天、30-59天、60-89天借款的逾期率分別為0.8%, 0.9%和0.7%,三季度末逾期率分別0.5%, 0.7%和0.6%,相較均有明顯上升。考慮到這一原因,宜人貸按照質保服務覆蓋的新增借款金額的8.5%計提質保服務和擔保負債10.48億人民幣。對此,宜人貸主營業務成本1.47億元比上一季度有所上升,主要是在第四季度加強了對違約借款的催收力度。
二三四五也對2017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額9.64億元。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對于其他一些不具有放貸資質的現金貸公司,逾期情況更加嚴重,有公司減值準備達數十億元。多家網貸平臺相繼遣散員工或進行業務轉型。
與場景平臺合作開展消費金融成為主要方向。二三四五在于投資者交流中表示,已經上線了車貸王、商貸王等基于場景、供應鏈的信貸產品。而趣店也宣布以自營模式開展汽車消費信貸。趣店在業績展望中預計,2018年調整后的凈收入有望達到25億元,汽車租賃數超過10萬臺。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