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1 10:34 | 來源:未知 | 作者:王晗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委外定制基金產品大都以發起式定開債基的形式出現,去年底委外債基就開始集中申報。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兩戶基”頻頻亮相市場,3月16日,前海開源乾盛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基金發布合同生效公告,該基金募集期限自3月5日-12日,兩機構共同認購40.1億元金額。與此同時,招商招鴻6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基金、銀河庭芳3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基金、建信睿豐純債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基金紛紛下發基金成立合同,認購戶數均為兩戶。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0日,今年以來共有176只基金相繼成立,其中發起式債券型基金數量為50只,如華安安逸半年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基金、中銀豐潤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基金等。
還有更多的存量產品陸續轉型,證監會官網最新募集申請數據顯示,截至3月9日,包括43只基金計劃由普通產品轉型發起式運作模式,上述基金目前已經上報至證監會等候審批。
對于近期公募市場上發起式基金發行熱度驟升的原因,在業內人士看來,發起式委外債基大批量發行或與一季度時間節點臨近有關,每逢季度末,基金公司會大量發行基金產品沖刺規模,此前體量更大且收益穩健的貨幣基金成為規模沖刺利器,不過去年底,監管弱化貨幣基金規模排名,委外機構定制化債券型基金成為新的粉飾規模新選擇。
大泰金石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王驊也認為,一方面在貨基產品監管趨嚴的情況下,發起式的定開債基除了沖刺規模還有對低風險偏好的機構投資者分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去年委外監管新規規定單一持有份額超50%的新基金需采用發起式基金形式,且采用封閉式運作或定期開放運作,定期開放周期不得低于3個月。此后,委外定制基金產品大都以發起式定開債基的形式出現,去年底委外債基就開始集中申報。
事實上,2016年下半年,委外業務大行其道,公募基金淪為銀行等理財資金通道,業內人士認為,一旦遭遇機構資金大額贖回會造成產品凈值劇烈波動,同時存量資金無法正常運營,淪為僵尸產品,不利于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去年證監會下發“3·17”委外新規,委外機構定制基金緊急遇冷,部分產品在監管重壓下,遭遇機構資金贖回淪為迷你基金被迫清盤,部分基金尋求“拼單”的形式,將單一機構持有人持有比例降至50%以下,同時跟投資金采用發起式運作模式。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