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2 08:14 | 來源:未知 | 作者:米萊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號外財經》分析漢嘉設計的招股書發現,該公司近年來的營收和盈利水平呈現出“原地踏步”的節奏,而最近報告期的應收賬款卻超過了營業收入,經營上進入“打白條”模式。
《號外財經》
米萊
幾經周折,漢嘉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嘉設計”)的IPO終于在今年過會,該公司主要從事建筑設計、裝飾景觀市政設計及EPC總承包等業務。該公司擬在創業板公開發行不超過526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21040萬股,保薦機構是浙商證券。
《號外財經》分析漢嘉設計的招股書發現,該公司近年來的營收和盈利水平呈現出“原地踏步”的節奏,而最近報告期的應收賬款卻超過了營業收入,經營上進入“打白條”模式。該公司在之前的IPO申請之際,曾出現負債分紅、短時間增減資等詭異行為。
應收賬款“激增”已超營收
漢嘉設計主營業務為從事建筑設計、裝飾景觀市政設計,2017年開始開展EPC總承包業務,但在業績方面,近5年營收基本在5億左右的“天花板”水平,凈利潤也并無明顯增長。
具體來看,報告期內從2014年到2017年(1—6月),漢嘉設計實現營業收入5.43億、4.95億、5.02億、2.69億,同期凈利潤為5397.02萬元、4834.43萬元、4835.97萬元和2206.26萬元。
對此,漢嘉設計解釋稱,“下游房地產市場的波動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若我國房地產市場投資規模增長速度未來持續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公司存在業績下降的風險。”
而在營收沒有大幅增長的情況下,漢嘉設計的應收賬款則呈現出逐年快速提升的態勢。從2014年到2016年,漢嘉設計的應收賬款分別為2.32億、2.55億、2.91億。2017年上半年,應收賬款快速激增至2.82億,甚至超出了當期營收1300萬。可以說2017年上半年漢嘉設計的營業收入全是“白條”。
漢嘉設計稱,由于公司期末應收賬款較大,如果未來出現由于客戶財務狀況不佳而拖延支付設計款或者由于客戶破產、建筑工程項目實施不順利等原因導致應收賬款發生大額壞賬的情形,將會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過度依賴本地業務盈利能力存疑
漢嘉設計還存在業務區域相對集中的問題。盡管公司自2003年起就開始實施連鎖化發展戰略,在上海、北京、成都、廈門、南京、濟南、重慶、昆明、西安等地設立分支機構,通過設計技術和服務的復制實現了業務區域擴張。
但對外擴張的效果并不明顯2014年-2016年,漢嘉設計來自于浙江省內的業務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反而逐年升高,分別為2.8億、2.74億及2.57億,占公司檔期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51.52%、55.29%、51.19%。
未來如果浙江經濟出現區域性衰退,導致當地商品住宅、公共建筑等市場表現不佳,或導致公司建筑設計業務整體收入規模下滑。而跨域經營雖然能推動公司快速擴張,但分支機構建設需要大量投入,組織團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人文環境存在較大差異,作為設計公司其設計作品能否被當地接受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分支機構的增加也導致經營管理日趨發展,中間關節增多,都會影響漢嘉設計未來的盈利能力。
PE低價入股涉嫌利益輸送
其實漢嘉設計的上市之路可以說一波三折。早前漢嘉設計因為實際控制人岑政平、歐薇舟夫婦合計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過高、PE低價入股等問題引發市場高度關注。2012年先被“暫緩表決”到后來直接出局,此次重新申報,漢嘉設計干脆同步提交了一份股本演變情況說明。
在這份股本演變情況說明書中, 《號外財經》發現漢嘉設計曾在2010年3月18日以10000萬股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元,總計付出了3000萬元現金。
這對于2009年底還背負著11000萬元短期借款和5800萬元長期借款的漢嘉設計來說,絕對堪稱“慷慨”了。這是否表明了該公司一貫重視股東利益回報、極具現金分紅的意識?恐怕不盡然,畢竟針對2010年實現的4593.58萬元凈利潤,該公司并未再次進行大比例現金分紅。
此外,漢嘉設計于2011年12月增資4000萬,但詭異的是時隔半年,也就是2012年6月,又減資4000萬。經過此番操作之后,岑政平和沈小萍共同持有漢嘉設計股權比例由85.65%增至88.88%。據了解,此次的減資程序雖然履行了公告義務,但是未向債權人履行通知義務,減資程序存在瑕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