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14:47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閆晶瀅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信集團成立于2008年2月,注冊資本為30億元。國信集團是由國家單獨出資、青島市人民政府授權青島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
????????在監管放開券商牌照申請后,前來“嘗鮮”的國資力量越來越多。
????????近日,證券時報記者獲悉,青島市國資委旗下的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正在謀求設立證券公司,并已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材料。9月28日,國信集團的申請材料已獲證監會接收。
????????有知情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此次申請設立券商并非由國信集團控股,而是將由外資行持有51%的股份。在我國持續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的當下,后續這家兼具外資行和國資基因的新券商動態值得關注。
謀求新設券商牌照
????????繼寧波國資出手券商牌照后,青島國資也加入申請新設證券公司的大軍當中。
????????9月28日,青島市國資委旗下的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遞交設立證券公司申請。
????????公開信息顯示,國信集團成立于2008年2月,注冊資本為30億元。國信集團是由國家單獨出資、青島市人民政府授權青島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
????????在金融業務上,國信集團主要通過旗下子公司青島國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進行。該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注冊資本37億元,是青島市首家國有金控公司,經營范圍涉及金融及金融服務性機構的投資與運營、資產管理與基金管理、股權投資及資本運營、證券與基金投資、投資策劃與咨詢服務等領域。
????????在金融業務方面,國信金控涉獵廣泛,近年來戰略投資了青島銀行、青島農商行、陸家嘴信托、中路財險、泰信基金等多家金融機構,是青島市金融牌照最齊全的地方國有金融控股平臺。此外,國信金融旗下還涉及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等類金融業務。
“體檢”是否合格?
????????頗為湊巧的是,此次國信集團申請券商牌照,剛好趕在監管部門下發金控平臺相關管理規定之后。
????????在準金控中,地方政府金控平臺是重要的一支,它們控股多個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具有明顯的金融控股公司特征。相較民企金控平臺,地方政府旗下金控平臺一般聚集了省內最優質的金融資產,在獲取政策支持及金融牌照方面有更多優勢。作為計劃單列市旗下金控平臺,國信金控的金融資源與山東省級金控平臺相比毫不遜色。
????????不過,根據《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金控公司實繳注冊資本額不低于50億元,且不低于直接所控股金融機構注冊資本總和的50%。對于未達到試行辦法中規定要求的,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同意,可以在一定期限內進行整改,并由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進行驗收。
????????目前,國信金控注冊資本為37億元。相比之下,國信集團作為新設券商牌照的申請主體,安全系數更高。而對于證券公司股東“總資產不低于500億元”等硬性財務要求,國信集團也能輕松滿足。
????????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信集團資產總額為802.03億元,凈資產總額316.88億元;2019年度各項收入71.79億元,利潤總額9.41億元。
為何向往證券牌照?
????????為何國信集團選擇此時發力證券牌照?
????????不難看出,除了證券牌照,在國信集團的綜合金融版圖上,無論是銀行、信托、保險、公募等金融主力軍,還是其他類金融業務,各色牌照均已齊備。
????????甬興證券成功落地的案例,也給了各家地方國資申請券商牌照的勇氣。2019年11月,寧波國資旗下的寧波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向證監會遞交申請材料。今年1月,證監會即批準甬興證券及其子公司、分公司設立,用時僅兩個月。坐擁上百家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的寧波市,終于迎來了轄區內的首家本土券商。
????????此外,對于甬興證券的快速通關且一次性拿下多項業務資格,業內曾有猜測認為是由于甬興證券接盤彼時正在遭遇行政清算的上海華信證券資產及客戶。類似地,2007年漢唐證券宣布破產清算后,其主要資產最終由中國信達發起成立信達證券接盤。
????????今年7月,國盛證券、新時代證券兩家券商及國盛期貨也被證監會依法實行接管,后續是否會產生新的市場機會,新設立券商又是否能抓住“分羹”機會,同樣值得市場關注。
外資國資雙基因
????????除了出于完善金融牌照的目的外,青島市獨特的金融地位,也是此次國信集團申請設立券商牌照的區位優勢所在。
????????青島證監局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7月31日,青島市轄區內共有證券公司及分支機構151家,其中分公司31家,營業部119家。其中,僅有中信證券(山東)注冊地為青島市,即曾經的萬通證券。
????????目前來看,在其他計劃單列市中,深圳市無需多言,大連、寧波、廈門轄區內已分別有大通證券、甬興證券和長城國瑞證券。青島作為計劃單列市和北方重要金融中心,的確需要一家屬于自己城市的證券公司。
????????并且,對于經濟人口規模都舉足輕重的山東來說,省內僅有1家中泰證券,與其大省體量不符。如該新設券商能順利落地,對全省金融資源聯動將有助益。
????????另外,據知情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此次申請設立券商并非由國信集團牽頭,而是另有外資行控股,目前只是由國信集團方面遞交申請材料。可以說,該次合資券商的申請,將成為青島打造北方金融對外開放窗口的重要一環。
????????早在2018年,青島市就已出臺《青島市金融業加快對外開放實施方案(2018~2022年)》。在工作目標中,該《方案》稱將進一步擴大跨境業務、拓展海外上市發債、加大國際化金融人才培養、吸引海外金融機構落戶,爭取到2022年在外資全牌照證券公司、外資基金公司、外資保險公司等外資金融機構領域上有所突破,引進10家(個)左右的海外金融機構(項目)。
????????據悉,近年來青島市市南區對外資金融機構的吸引力日漸提升,星展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等外資銀行和中德安聯、德華安顧等外資保險紛紛落戶。此外,2019年3月,青島市人民政府與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青島意才基金順利拿下基金銷售業務牌照,這些都是青島市近年來金融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
新設券商牌照多落地
????????就近期消息來看,繼2019年3月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和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獲批后,券商牌照獲批速度明顯提速,業內屢有新設券商牌照落地。
????????8月28日,證監會核準日本大和證券與北京市、區兩級國資委共同發起設立大和證券。此后,9月1日,星展證券的設立申請也被證監會核準,由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星展銀行與上海市、區兩級國資委共同發起設立。
????????此外,今年2月,證監會核準設立金圓統一證券,首家兩岸合作設立的券商正式成立,股東方分別為廈門國資的金圓投資集團和臺資企業統一集團。今年9月,該合資券商已正式開業。
????????不過,在市場化發展之下,市場參與者有進有退,應當是行業發展的正常趨勢。有新牌照陸續落地,也有券商被托管致牌照岌岌可危,都屬于成熟市場之下的常態。
????????不難看出,在近期落地的券商牌照中,除了甬興證券系地方國資單獨持有外,其余外資控股券商在設立時也大多引入國資股東參與,這也是外資控股券商克服“水土不服”的有效解決辦法。
????????在我國持續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的當下,兼具外資行和國資基因的新券商如何依托股東資源稟賦打開一片天地,值得業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