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413/20180413113404857.jpg)
在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下發3個多月后,中毅達(4.330, 0.07, 1.64%)正式收到來自證監會上海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而在此之前,這家公司曾因財報造假、控制權變更、虛增資產、開具35億元商業票據未披露等原因遭到交易所問詢或證監局警示。各種風波下,這只曾經的“妖股”兩年間市值縮水將近200億。
因虛增營業收入和利潤遭罰50萬元
今日晚間中毅達公告,公司4月11日收到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
經查明,2015年7月份至9月份,中毅達全資子公司廈門中毅達在未實施任何工程的情況下,以完工百分比法累計確認了井岡山國際山地自行車賽道景觀配套項目的工程收入7267萬元、成本5958.94萬元和營業稅金244.17萬元,導致中毅達2015年三季報涉嫌虛增營業收入7267萬元,占當期披露的營業收入的50.24%,涉嫌虛增利潤總額1063.89萬元,占當期披露的利潤總額的81.35%。
證監局決定:
1、對中毅達給予警告,并處以50萬元罰款;
2、當事人對林旭楠給予警告,并處以20萬元罰款;
3、對任鴻虎給予警告,并處以20萬元罰款;
4、對盛燕給予警告,并處以20萬元罰款;
5、對吳邦興給予警告,并處以20萬元罰款。
早在今年1月,證監會就向中毅達下發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因涉嫌虛增收入和利潤,多位當時涉及的高管、公司成員將遭到處罰。
簡單介紹一下這家公司,其前身為中國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8月5日登陸上證所,2015年因重組完成后更名為上海中毅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承接園林綠化、園林建筑、噴泉、雕塑等工程;園林工程投資及施工,市政工程投資及施工;森林旅游;生態農業、土壤改良、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園林種植;自有物業、設備租賃。
2015年財務造假已成既定事實,那么中毅達2017年業績如何?事實上,中毅達還是一家虧連自己都不知道虧損數額的A股上市公司。
今年2月2日,中毅達公告稱,預計2017年度將出現大額虧損的情況,虧損數額暫時無法確定。
對于2017年預虧原因,中毅達表示由于公司信用萎縮,導致資金鏈緊張。同時,對外投資的參股公司經營不樂觀,處于停滯狀態,經減值測試后,將計提大額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對于2017年預虧數額無法確定,中毅達董事、總經理、代董秘黨悅棟在公告中表示,根據財務部的資料顯示,公司2017年將虧損,但由于換會計師事務所、苗木資產在評估、部分工程量未確認和上河建筑1-4月審計報告未出具等原因,公司無法確定虧損金額。
翻譯一下:原因之一是全資子公司廈門中毅達苗木資產數量較多,評估工作量巨大,還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確認苗木資產的市場價值,所以不知是否需要進行資產減值;另一原因是公司變更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導致業績預告前未開展年報預審工作,無法確認業績預告財務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2017年業績預報,公司董事李春蓉、董事李厚澤均稱無法判斷真實性,董事楊永華投出棄權票,獨立董事張偉也稱無法判斷真實性。
中毅達還表示,待會計師事務所入場和預審結束后,公司將及時公告預審結果和業績預告,履行信批義務。可直到現在,該公司仍未發布2017年度業績報告。
更耐人尋味的是,其合作會計師事務所亞太事務還停止了與中毅達的合作,稱由于2018年審計工作繁忙,審計人員有限,無法及時完成中毅達2017年度財務及內部控制年報審計工作。
再來看看2016年的業績。公開資料顯示,中毅達獨立董事張偉曾稱2016年年報中存在錯誤,監事張秋霞和副總經理陳飛霖也稱2016年年報出現多處錯誤。財報中,“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的上期發生額與表格中數據不一致等.。
當然,這樣一份公司高管都不認同的年報,隨后也招來了上交所的嚴厲問詢。至于問詢結果,中毅達則一再發公告表示延期回復,最終對有關內容進行了否認。
除因業績問題受到監管層處罰、問詢外,中毅達還深陷35億票據風波中。
1月17日晚間,中毅達披露公告稱,公司于2017年12月21日同意向子公司新疆中毅達源發展有限公司開具商票35億元,作為其增信條件,用于參與一PPP項目洽談。更值得關注的是,中毅達開具商票的金額35億元,為公司2017年三季度末總資產22億元的1.6倍,也是凈資產12億元的2.9倍。
對此,上交所當晚便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核實并補充披露相關事項。上交所指出,公司于2017年12月21日同意開具35億元商票,但遲至2018年1月17日才進行披露,要求公司董事會說明未及時披露的原因和理由。
針對開出凈資產近三倍商票的情況,上交所要求公司結合公司財務狀況,說明是否具備承兌35億元商票的資金能力和相關措施。
1月24日晚間,中毅達稱,公司子公司新疆中毅達已將35億元不得轉讓的電子商業承兌匯票退回至公司,公司于1月24日早收到35億元。在此期間,中毅達還收到了上海證監局的警示函。
但至此,這件事似乎并未告一段落。
不久前的3月22日,中毅達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有律師表示,中毅達此次被查很明顯是由于此前的商業票據問題。再度遭遇監管層立案調查的中毅達,未來走向如何將更加難以預測。
兩年市值蒸發200億元
各種亂象纏身的中毅達同樣面臨人事變局。2月份至今已有多位高管離職,先是中毅達董事長沈新民宣布辭職,不再擔任任何職務。中毅達董事、副總經理李厚澤也因個人原因辭職。此外,公司“實控人”至今仍然成謎。
事實上,中毅達曾是A股市場中著名的“妖股”。
2016年1月,在A股市場近期暴跌的情況下,中毅達連續拉出六個漲停板,艷驚市場。不少市場人士直呼:2016年第一只妖股正式誕生!
陷入財務“黑洞”和財務造假的漩渦之中,公司股價出現直線下跌,其2017年業績巨虧也使得其原本持續走低的股票雪上加霜。在近兩年時間內,中毅達股價從最高點2016年2月19日22.38元/股下跌至目前的最低點3.51元/股,股價下跌了84%,市值則蒸發近200億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中毅達還是個老賴。由于對共計3000萬元的借款本金及利息部分沒有履行,中毅達于2017年5月被列為失信人。
此外,中毅達目前所涉訴訟2000年訴訟事項為未決訴訟,一旦產生判決結果,將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未決訴訟金額合計達6934萬元。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