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9 10:56 | 來源:未知 | 作者:金蘋蘋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華安基金的成長之路與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緊密相依。在中國公募基金業的發展歷程中,華安基金用自身實踐成為引領行業創新的一面旗幟。
華安基金總經理 童威 |
與公募基金行業同齡的華安基金,即將迎來20歲生日。巧合的背后,是華安基金20年來風雨兼程、一路前行的堅定步伐,也是中國公募基金業踐行普惠金融的最佳注腳。
華安基金的成長之路與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緊密相依。在中國公募基金業的發展歷程中,華安基金用自身實踐成為引領行業創新的一面旗幟。從管理中國首批封閉式基金起步,成長為資產管理規模近3000億元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華安基金的發展見證著公募行業正迎來最好的時代。
如今,站在又一個歷史時點,在冷靜理性地對公司和行業進行剖析之后,華安基金總經理童威仍難掩內心的熱忱。“我們要堅守公募基金忠誠、專業的初心,更要抓住資產管理發展的黃金時代,打造投資者信賴的具有全球資產管理能力的一流資產管理公司。”面對未來華安基金如何蛻變的提問,他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初心不改 投資者利益至上
盡管已是近20年前的往事,在一些基金投資機構的網站討論區內,還有基民記得自己第一次購買中國第一只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時的場景。彼時,由于額度緊張,為了確保能夠買到這只基金,很多基民都是半夜去銀行門前排隊認購。也因為這,有基民為了紀念這次特殊的投資經歷,選擇一直持有華安創新。
作為國內最早誕生的5家公募基金公司之一,華安基金一直是滬上基金業的一張名片。勇于創新,則是華安基金這張名片上最大的亮點。
20年來,華安基金開創了開放式基金、開放式指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QDII基金、ETF聯接基金、短期理財基金、黃金ETF等七大類基金產品的先河,成為引領行業創新發展的標桿。
中國公募基金20年的大發展跨越了歐美等發達市場近百年的歷史,其創新及發展速度之快舉世罕見。在行業大發展的背后,公募基金的從業者也在反思各種現象和問題。
最觸動童威的一個問題是,盡管從業績層面看,很多基金獲得了超額收益,但若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他們的獲得感并不強。而公募基金由于投資門檻很低,其核心價值在于普惠金融。于是,創新之舉迭出的華安基金,在行業迎來20歲生日的當下,仍將投資者利益至上奉為圭臬。
“這其實就是堅守行業的初心。”童威將這份初心細化為兩種責任——忠誠于投資者的利益、專業為投資者謀利。而不負投資人所托,最重要的是要幫投資者實現長期穩健的資產增值。為此,華安基金一直強調從資產配置框架出發,強化主動管理能力,追求風險可控前提下的穩健投資收益。
目前,華安基金已建立了日益完善的產品線,投資品種橫跨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覆蓋了從權益到固定收益、從主動到被動管理、從國內市場到海外市場等不同類型的產品,可以滿足不同風險收益特征投資者的需求。
海通證券(11.450, 0.09, 0.79%)研究所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華安基金旗下的整體權益類基金最近1年、最近3年、最近5年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5.07%、57.01%和122.82%,在全部可比公司中位居前三分之一,為投資者帶來了穩健回報。
去浮躁心 以專業創造財富
“公募行業不是一個可以躺在功勞簿上睡覺的行業,這是一個不斷變化,需要從業者持續學習、時刻保持緊迫感的行業。”童威說自己每天都有危機感,對于公司的各項事務片刻不敢懈怠。
作為華安基金的總經理,童威對公募行業的優劣勢看得很透徹。“公募基金的制度體系相對更系統和完善,監管經驗也更加豐富和成熟,制度優勢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合規和經營風險。”在他看來,正是這些制度安排決定了公募基金的強大生命力。
但是,作為標準化程度較高的金融產品,公募基金產品的同質化競爭日趨明顯。華安基金考慮的是,當基金公司都在做類似工作、推出同類產品的時候,投資者的感受是什么?該如何提升他們的投資感受?
華安基金給出的答案是,要提升投資者的投資感受,基金公司得做到兩個“去”:一是去費率,二是去浮躁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源自《道德經》的智慧同樣適用于投研團隊的管理。童威認為,做到兩個“去”,應對之策是從基礎的細節處入手。
就去費率而言,華安基金要求從產品設計開始就要從投資者的角度考慮,從內部管理上多想辦法,降低產品費用。而要做到去浮躁心,就要摒棄短期排名的浮云,踏踏實實地提升主動管理能力,用自身的專業能力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健的回報。
華安基金的核心價值觀中有一條是“專業專注”。為此,華安基金側重對基金經理的長期業績進行考核。“在年度工作會議上,我們把每一只基金都列在表上,告訴每一位基金經理,兩年半來他的夏普比率是多少,他的對標對手做得怎樣,他還有哪些缺陷。我們要求基金經理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自己管理的產品。”童威說。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華安基金管理的各類資產規模達到2995.02億元。其中,公募資產規模1851.32億元,專戶規模1111.96億元,海外業務規模31.74億元。目前,華安基金的客戶數量已超過1500萬,累計現金分紅超過578億元。各項指標在業內排名均較靠前。
華麗轉身 打造一流資管公司
在坊間看來,十多年前那場轟轟烈烈的QDII基金出海,不僅僅是基金公司創新業務發展的表現,其背后更折射出資管行業因應投資者需求變化,不斷嘗試拓展自身的投資能力及范圍。
作為國內第一只QDII基金的發行者,華安基金未曾停止過向海外市場開拓前行的步伐。“成為投資者信賴的扎根中國資本市場的具有全球資產管理能力的一流資產管理公司,是華安基金的愿景。”對于未來規劃,童威如是說。
資產管理市場越來越大,參與機構越來越多。尤其是在資管行業進入統一監管時代之后,公募基金面臨著與其他競爭對手同臺競技的現實,行業已然變成一片紅海。華安基金董事長朱學華表示,華安基金的選擇是切實回歸受托理財的行業本源,充分發揮誠信專業的核心競爭力,嚴守合規經營底線,努力踐行和證明公募基金是廣大投資者最為信賴的投資選擇之一。
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如何決勝未來顯得尤為重要。童威表示,盡管公募基金行業面臨著一些挑戰,但機遇同樣存在。養老金入市、FOF產品發展壯大,以及資管產品向凈值化發展等,將從根本上改變市場格局。當下,用開放性思維洞察市場先機并進行戰略性的先行布局,將可以在未來繼續引領行業風氣之先?! ∪A安基金已在紅海中覓得了藍海的蹤跡。在這家創新血脈綿延不斷的公司,獨辟蹊徑、先行先試的實踐一直存在。而及時完成由一家老牌公募向現代資管公司的轉身,成為華安當下的要務。
“要建設一流的資產管理公司,首先要做到國際化。在立足本土的同時積極拓展境外業務能力,培養全球資產配置能力、產品發行能力和投資服務能力。”童威說。
在扎根國內資本市場的同時,華安基金“走出去”的腳步從未停止。華安基金陸續推出了標普石油指數、德國DAX30指數、海外美元債等一系列具有市場高辨識度的特色產品,以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多元化海外配置需求。
歷經20年發展,華安基金已由管理4只封閉式基金的初創階段,發展成為一家旗下擁有兩家子公司的初具雛形的綜合型現代資產管理公司。在做大做優公募業務的同時,公司積極拓展專戶業務,并加強與銀行、券商、保險、第三方平臺的戰略合作,全面系統地提升品牌、產品和業績。
浦江畔,弱冠之年的華安基金,再出發的步伐已然邁出。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