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市銀行一季度業績披露已收官。數據顯示,報告期內上市銀行經營增長穩健,10家銀行在報告期內實現了超百億元凈利,五大國有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均突破去年同期水平,多家城商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0%。
與此同時,銀行的資產質量持續好轉,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增強。報告期內,多數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與上年末持平或微降,撥備覆蓋率也有所提高。在貸款和存款增速方面,大行與中小銀行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分化。
業績較快增長 凈利息收入提升
今年一季度,五大行的業績相較于去年來說,可謂打了翻身仗。
數據顯示,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分別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788.02億元、587.36億元、490.01億元、738.15億元和200.9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8%、5.43%、5.04%、5.43%和3.97%。去年同期,工、農、中、建、交五大行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50%、1.87%、0.06%、3.03%、1.35%。
其他幾家一季度凈利潤超過100億元的銀行分別是招商銀行(29.560, 0.23, 0.78%)、興業銀行(16.070, -0.04, -0.25%)、民生銀行(7.740, 0.02, 0.26%)、浦發銀行(11.030, -0.58, -5.00%)和中信銀行(6.550, 0.16, 2.50%)。其中,招商銀行以226.74億元的凈利潤排在股份行首位,再次超過同期交行的凈利潤,凈利潤增速達13.50%。
中小銀行今年一季度實現的凈利潤增長也不容小覷,上海銀行(15.290, 0.11, 0.72%)、南京銀行(8.480, 0.03, 0.36%)、成都銀行(10.550, 0.02, 0.19%)、貴陽銀行(13.670, -0.76, -5.27%)、吳江銀行(7.330, -0.03, -0.41%)等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凈利潤同比增幅。
與凈利潤高增速同時出現的是各銀行凈利息收入的大幅增長。報告期內,工行、農行、建行的凈利息收入均達千億元以上,同比增速超過10%;中行凈利息收入增速也接近10%。
凈利息收入上升的背后,是銀行凈息差的擴大。Wind數據顯示,26家上市銀行的凈息差整體呈現上升態勢,凈息差的中位數從去年末的2.065%,增加到了2.1132%;算數平均值從去年末的2.0759%,增加到了2.1825%。
從具體銀行來看,工行、建行、中行的凈息差都有抬升。其中,建行的凈息差超越工行,達2.35%,同比增長0.22個百分點。但交行的凈利息收入和凈息差均同比下滑。
需要關注的是,因為H股上市銀行和“A+H”上市銀行從2018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一些銀行的利息凈收入等指標因統計口徑的變化出現了一定幅度的波動。以民生銀行為例,在原口徑統計下,該行一季度凈利息收入同比增長6.97%,但在新會計準則下,該行的凈利息收入同比降低23.88%,兩個口徑的差值達63.81億元;光大銀行(4.020, -0.02, -0.50%)兩個口徑的凈利息收入差值也達到35.11億元。
另一方面,經粗略梳理發現,一季度國有大行和其他銀行在存貸款增速上有一定分化。國有大行的存款增速保持穩健,一季度吸收存款余額較上年末增幅分布在3.13%到5.08%區間,且都高于各自的貸款增速。
與國有大行不同的是,與上年末數據相比,部分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呈現出貸款增長較多、存款增長放緩的情況,且多數中小銀行貸款增速跑過存款增速。比如,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貸款增速分別為4.24%和4.91%,但存款增速分別僅為0.06%和0.09%。吳江銀行的貸款增速為3.61%,但一季度存款已經出現負增長。
資產質量向好 資本補充需求旺盛
總體而言,一季度上市銀行的資產質量持續向好,不良貸款率基本與上年末持平或小幅下降,撥備覆蓋率也普遍提升。
農業銀行(3.860, 0.05, 1.31%)和招商銀行實現了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雙降”,不良貸款率均下降0.13個百分點,分別為1.68%和1.48%。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4%、1.43%、1.49%和1.50%。
2018年底,銀行需要達到《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中所規定的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也就是,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應分別達到8.5%、9.5%和11.5%,其他銀行應相應分別達到7.5%、8.5%和10.5%。
從一季報來看,A股上市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均滿足監管要求。但強監管下,業務回表給銀行帶來資本補充壓力,銀行的“補血”動力依然強勁。監管部門也在3月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的意見》,支持銀行創新資本工具。
一季度各銀行與增資相關的舉措頻頻。近日,農業銀行的千億元A股定增獲監管核準,用于補充該行資本金,該行還發行了400億元二級資本債;平安銀行(10.880, 0.03, 0.28%)公開發行不超過260億元的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也已獲監管核準,債券在轉股后將計入核心一級資本;交行董事會也向股東大會提出申請,擬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600億元的可轉換為公司普通股股票的公司債券。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