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503/20180503101906559.jpg)
“互聯網公司造車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2018北京車展期間,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一番言論把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之間的矛盾直接公開化。
本屆北京車展,造車新勢力的風頭遠盛于傳統車企,這或許是李書福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發表上述言論的原因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至少有10家造車新勢力企業參展,如果再算上自主品牌中獨立參展的高端品牌,新面孔新車型已經讓此次北京車展的熱鬧程度遠超以往。特別是以蔚來、威馬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展臺,人氣度直逼豪華車展臺。這出乎業內預料,也讓造車新勢力們頗感意外。
中國消費者對新事物的好奇度和接受度再次刷新了業內的認知度。于是,在車展期間,業內對造車新勢力的討論也迅速升溫,達到前所未有的熱度。
綜合來看,當前傳統車企對造車新勢力的看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不看好,以李書福為代表,認為造車新勢力就是借炒作新概念圈錢,不會有未來;一種是認可其理念,以一汽、長安等車企為代表,愿意與之合作,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探討未來汽車發展的新生態。目前兩種看法勢均力敵,誰也沒有占據上風。
這與三年前的言論態勢已有較大改變。三年前,互聯網造車理念剛剛興起。樂視、蔚來、威馬等造車新勢力不斷涌現,生態、體驗、智能互聯等時髦的互聯網詞語打破了傳統汽車產業的固有語境,質疑、批判聲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一波。很多人已經厭倦了不同版本的PPT展示的同一種造車理念,他們希望造車新勢力們用實車來證明自己。
三年后,造車新勢力們紛紛攜量產車出現在2018北京車展上,不少傳統車企也在互聯網造車理念的不斷宣講中,對汽車產業的未來走向逐漸有了與造車新勢力們趨同的判斷。
廣告
“三年前,我們與傳統車企講互聯網汽車,他們的多數反應是:這能不能做?現在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找到我們探討做互聯網汽車,他們現在的問題多為:怎么做?”阿里OS事業部總經理謝炎說,現在傳統車企對互聯網汽車的態度已經全然不同。
從這個意義上看,至少目前造車新勢力對傳統汽車產業的貢獻是,它讓傳統車企看到了另一種汽車生態的存在,而這種生態當前正受年輕消費者的追捧。這種潛在的市場需求使得中國汽車市場對電動智能互聯化的接受度,當前應該領先于世界。
這種結果的取得,除了與我國互聯網發展的大環境密不可分,也與造車新勢力們不遺余力地宣傳密切相關,畢竟我國的造車新勢力企業數量最多,它們用三年時間完成了一場“傳道”。
現在,造車新勢力們攜量產車正式入場,他們對傳統車企來說到底是敵是友?這個問題其實在一些車企看來已不重要,他們也在嘗試著用互聯網的理念造車、賣車,傳統車企與造車新勢力之間的界限正在模糊化,而普通消費者最終關注的還是車。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