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1 10:5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近期,銀保監會正在全國范圍內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進行現場檢查;同期在進行的,還有人身保險產品的專項核查清理工作。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近期,銀保監會正在全國范圍內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進行現場檢查;同期在進行的,還有人身保險產品的專項核查清理工作。
財險檢查聚焦四大目標
就在媒體報道銀保監會正對全國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現場抽查之際,保險公司的現場檢查方案也浮出水面。
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份,銀保監會就針對今年保險監管現場檢查做出了統籌安排,隨后,財險部和人身險部根據這一要求,做出了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現場檢查實施方案。
最新下發的《2018年財產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現場檢查實施方案》顯示,原保監會財險部和消保局稽查局成立工作協調小組,各地保監局根據方案安排對轄區保險機構進行檢查。
今年的現場檢查工作有四大目標,即整治財產保險領域市場亂象,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規范財產保險市場秩序,打擊保險領域非法集資違法犯罪活動。現場檢查工作將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即在監管過程中將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據悉,這是銀保監會合并以來第一次走進保險機構進行現場檢查,“嚴字當頭、亮明規矩”成為重要的工作原則,要讓監管“長牙齒”,讓違規機構“長記性”。檢查包含4個項目,分別是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精準打擊行動”、農業保險承保理賠檔案專項檢查、車險專項檢查和常規檢查、保險業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專項檢查。檢查范圍以保險機構2017年以來的業務和相關工作為主,可根據實際需要上溯。
從方案看來,現場檢查工作量巨大。比如農險方面,對每家省級分支機構,保監局要選取2-3家地市級機構延伸檢查,每一地市級機構對應抽查的承保理賠數量,原則上不低于1000份。
在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的專項檢查上,2015年以來發生過非法集資案件的地區,須再次檢查;沒有發生過案件的地方,人保財險、中銀保險、太保財險三家成為抽取檢查的對象。
據了解,各地保監局在5月份向原保監會財險部報送了2018年財險公司分支機構的檢查計劃,并開始實施現場檢查。原則上,現場檢查工作在6月底結束。7月~8月,各保監局對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依法處理,總結報送檢查工作情況。
壽險核查列出負面清單
與此同時,一場以防控負債風險為總體目標的專項核查清理工作,也在人身險公司展開。
與此前清理目標集中在高收益、快速返還型產品不同,本次清理列出了一張長達52項的負面清單,各公司需對照負面清單,檢查產品有無違規或擦邊球的行為。
負面清單包括很多消費者反映較多的問題,比如條款文字冗長,重點不突出,不通俗易懂,不便于消費者閱讀理解;條款中的重要釋義不符合消費者的通常理解,比如癌癥的釋義中,沒有包括原位癌責任;身故保險金申請材料,在要求消費者提供死亡證明和戶籍注銷證明的基礎上,還要提供火化證明、喪葬證明等不合理材料;長期保險產品條款約定公司保留調整風險保費的權利,公司可以單方調整費率,對消費者不公平等等。
負面清單還包括,個別公司利用保險加信托等其他非保險金融產品為賣點,將保險產品與信托、基金、銀行理財等其他金融產品混為一談,混淆保險產品概念。
雖然面向的是存量產品,但已經備案的儲備產品和已停售但計劃重新銷售的產品也列入核查清理范圍。
據悉,保險機構的自查整改報告需在6月30日之前報送銀保監會,隨后監管將展開核查。核查分重點核查和監管抽查兩種方式。銀保監會將重點選取自查發現問題少,整改力度弱的公司和保費占比高、日常監管反饋問題多、社會關注度高、易引發炒作的產品進行全面核查。
銀保監會表示,將結合保險機構自查和整改的情況,對產品核查清理情況向行業進行通報,接受社會監督。查出問題情節嚴重的,將在一定期限內禁止公司申報新產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