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并非美麗生態第一次遭遇立案調查的情況。2016年10月,美麗生態同樣因涉嫌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時距離其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業務轉型為園林綠化的時間僅過去一年多。
美麗生態(000010.SZ)也許正經歷自其上市以來最艱難的時光。
5月29日晚間,美麗生態發布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調查通知書,原因為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一同被立案調查的,還包括公司控股股東及多位高管。
雖然沒有披露被立案調查的具體事項,但美麗生態4月底披露的一份業績“變臉”年報,被外界認為或許是主要的根源所在。有關公告顯示,美麗生態曾預計去年凈利虧損1.2億-1.37億元,但最終虧損超過10億元。
5月30日,美麗生態相關負責人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遭立案調查的具體事項內部還不清楚,對于未來如何解決相關問題則表示不便回答,一切以公告披露內容為準。
除被立案調查外,美麗生態如今更陷入債務違約的困境中。至5月中旬,美麗生態及子公司逾期貸款累計5.1億元,并已被相關金融機構申請訴前保全。
涉嫌信披違規
一案未結,一案又起。
根據美麗生態5月29日晚間披露的公告,公司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于近日遭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與其命運相似的,還包括公司控股股東深圳五岳乾坤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五岳乾坤”)、董事丁熊秀、實際控制人蔣文和深圳市盛世泰富園林投資有限公司。
這并非美麗生態第一次遭遇立案調查的情況。2016年10月,美麗生態同樣因涉嫌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時距離其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業務轉型為園林綠化的時間僅過去一年多。
至2017年6月,美麗生態遭調查的具體事項終于出爐。根據證監會對其下發的《行政處罰告知書》披露,因在2015年的重大資產重組中,對旗下子公司江蘇八達園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八達園林”)的建設項目存在多方位的誤導性陳述,從而造成虛增利潤1247.29萬元,并觸及信披違規。
美麗生態同樣沒有披露此次被立案調查的具體事項,內部有關工作人員在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亦表態目前并不清楚詳細原因,但梳理其今年以來的公告發現,一個多月前披露的業績“變臉”公告,很可能是此次事件的誘因。
4月13日,美麗生態于2017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中披露,預計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虧損10.5億元-10.68億元,2016年全年則盈利3987.71萬元。今年1月底,美麗生態在最初披露業績預告時,曾預計去年虧損額度為1.2億元-1.37億元。
對于業績修正的原因,美麗生態解釋主要是上述提及的八達園林存在貸款逾期,從而對其進行了高達7.11億元的商譽全額計提減值準備,以及公司在去年被取消園林資質后,承攬項目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工程進展緩慢,收入減少。
據美麗生態4月27日披露的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7.58億元,同比下降28.06%;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額度則最終定格在10.614億元,較上一年度同期下降2761.74%。
對于這份年報,審計機構也以未來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而對審計報告給出了“帶強調事項段”的“非標意見”,并且上述提及此次同樣遭到立案調查的董事丁熊秀則投了棄權票,棄權的理由為業績“巨額虧損,情況復雜,其本人無法判斷”。
禍起八達園林
美麗生態目前所處的困境,很大程度是因為子公司八達園林。
如上文提及,美麗生態此次業績“變臉”巨虧的根源,在于對八達園林進行了7.11億元的全額資產減值,而此前2016年遭到立案調查,原因同樣是八達園林有關項目出現誤導性陳述,公司及相關涉及人員即將面臨行政處罰。
但事實遠不止如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在2013年,五岳乾坤耗巨資助美麗生態前身S*ST華新完成股改,以及主業、名稱的變更后,在2015年6月,更是先后通過現金支付、定增的方式,以總價16.60億元的價格將八達園林100%股權納入麾下。
這在當初原本是一筆頗為外界看好的買賣,而為了打消外界的疑慮,八達園林在注入美麗生態時,還作出了2016年-2018年經審計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68億元、3億元和3億元的業績承諾。
但最終承諾落空。財務數據顯示,八達園林在2016年扣非后實際盈利數僅為9031.01萬元,并未達到業績承諾數額,2017年則不僅未完成業績承諾,其扣非凈利潤更出現3億元虧損。
正因此,除2017年外,八達園林在2016年即遭美麗生態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1.5億元。
對于八達園林多次失諾上市公司的原因,一位接近公司人士對此解釋,其中原因除去年被取消園林綠化資質,從而公司承攬項目更加困難外,也與美麗生態被立案調查影響融資,加上當下宏觀經濟環境出現變化,從而資金進一步緊張有關。
“總的來說還是錢的問題,沒有資金的支持,項目沒法推進,從而影響業績,然后又進一步影響項目的招投標,比如對PPP項目的爭取等。”上述接近八達園林人士說。
記者了解到,截至5月15日,美麗生態及八達園林逾期貸款累計5.1億元(已歸還興業銀行深圳分行1000萬元),且由于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兩家公司部分銀行賬戶、部分資產以及部分股權已被查封和凍結。
“目前,公司因貸款逾期,對公司的信用狀況和經營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正在積極協商解決。”美麗生態方面表示。
美麗生態也確實在積極“自救”。2017年,美麗生態以3.51億元的價格,將福建省隧道工程有限公司51%股權收購,并于今年2月完成股權過戶。
據預期,上述隧道公司2017年-2019年將分別實現凈利潤約7783.92萬元,8739.50萬元和9240.16萬元,這被認為將有效地緩解美麗生態目前所處的困境。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