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531/20180531015925744.jpg)
隨著市場的連續下挫,質押險情頻頻出現。昨日晚間,德威新材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德威投資質押3.38億股已觸及平倉線,占上市公司股份總額的33.44%。
記者經過梳理發現,5月以來已有多家公司股東持股觸及平倉線,比如金龍機電、首航節能、金一文化、*ST尤夫、奧瑞德、融鈺集團等。
據統計,截至昨日,今年以來已有1443家公司進行股權質押,而2016年和2017年則分別為1637家和1986家,2005年至2015年年底總計有1920家,這也意味著今年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家數有望達到歷史新高。
股權質押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不少風險。邦訊技術近日公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慶文與華泰證券未能就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延期購回業務達成一致意見,發生違約,導致其所持股票遭到被動減持60萬股,市值約合530萬元。
事實上,年初以來已經有不少股票質押違約的案例,影響比較大的如樂視網股權質押糾紛,繼方正證券、東方證券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出質方還本付息后,2018年2月27日西部證券公告稱因樂視網股權質押違約,該公司被迫計提4.394億元資產減值準備金。此外,譽衡藥業、大東南等多家公司股東都出現了因股票跌破平倉線而未能及時補倉,被相關機構強制減持的情況。
根據今年3月12日起開始實施的股票質押新規,單只A股股票市場整體質押比例不得超過50%,不過由于存在新老劃斷,新規實施前已存續的合約可以按原來的規定繼續執行,這使得當前部分股票質押比例仍超過50%。
“股權質押是把雙刃劍,盡管解決了上市公司的融資需求,但也存在風險。”廣東煜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昨日對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道,過度依賴質押融資反映公司資金較為緊張,質押比例過度集中容易受到股價波動的影響,大幅下跌導致強制平倉,可能引發資金鏈進一步收緊。
此外,吳國平提醒,資管新規對于資產管理計劃、信托計劃等產品的約束,也可能導致原先信托計劃、資產管理計劃持股較為集中的公司,在資管新規逐步執行的過程中,面臨股價震蕩的可能。未來建議監管側著力防控股票質押回購信用風險。
記者根據統計2017年以來截至昨日,股權質押比例超過50%的公司共計有95家,其中藍英裝備、富臨運業、瑞茂通、銀億股份、朗科科技、榮豐控股、東百集團等公司質押比例居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