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6 09:53 | 來源:未知 | 作者:姜詩薔北京報道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而與此前發行火爆的情況相比,近期基金發行卻密集遇冷
![]()
|
基金半年度大考即將來臨,曾經發行火爆的“巨無霸”基金也即將交上成績單。
而與此前發行火爆的情況相比,近期基金發行卻密集遇冷。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截至6月25日,今年6月共有平安大華合悅定開債基、銀河可轉債債券基金、富國周期優勢混合型基金等15只基金發布延長募集期公告,其中債券基金有6只,其余還有混合型基金以及指數基金。
“一方面是近期市場震蕩,另一方面是剛剛結束募集的戰略配售基金吸引了市場大部分資金,近期新基金的發行較為困難。”6月25日,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定制基金遇冷明顯
從募集情況來看,遇冷的新基金中債券基金更加普遍,而且延長的時間基本較長。
譬如銀河可轉債債券基金,于4月18日開始募集,其原定募集截止日為6月19日,目前決定募集期延長至7月17日;此外還有平安大華合豐定期開放純債債券型發起式基金,該基金為機構定制基金,已經在5月11日開始發售,原定6月8日募集截止,但目前截止日延長為7月11日。
“延期就是因為認購積極性不高,沒有達到預期規模。之所以認購積極性不高,可能是機構自身對資金安排的變動,因為我們這只基金是定制產品,對機構投資者來說他們不會特別注重短期市場情況,所以受市場影響較小,而自身原因較多。”6月25日,某中型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事實上,中小基金公司的定制基金募集遇冷已經是普遍情況。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今年4月以來,有興銀瑞福定開債券型發起式基金、中銀證券安頤定開債券型基金、長信穩尚三個月定開債券型發起式基金等6只基金宣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也均為債券基金。
“今年跟去年比定制基金已經減少很多了,在資管新規政策下,這類產品募集失敗、延期的屢見不鮮。機構定制基金一般有大銀行、保險背景的發行會好一點,有些中小公司股東方面沒有資源優勢的就比較困難。雖然定制產品確實比之前少了,但是有需求,符合條件的話還是會做一些。”前述基金人士表示。
實際上,今年以來爆發的債券信用風險,已經讓市場心驚。不少公募產品“踩雷”的同時,機構間由此產生的矛盾也在顯現。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5日,已經有24只債券出現違約,違約金額超過200億,發行人主體也涵蓋了不少上市公司。
“其實債券基金一直都不好賣。”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去年以來債券市場表現并不好,發行上一直不太順利。本來想緩一緩等待市場回暖,但是到今年年初市場仍然不見非常大的改善,投資者也不是很認可債券基金。”
據本報記者了解,近期某公募基金在幾個月前拿到債券基金批文后,但由于當時債券市場波動太大,一直在延緩發行進程,但最后結果仍然不樂觀。
數據顯示,今年5月共有19只債券基金成立,其發行規模為82.69億,是今年以來的月度最低點,而且有半數基金的發行規模在3億元以下。
另一方面,與債券基金不同的是,部分混合型基金則是由于“撞車”戰略配售基金而延長了募集期,其延長時間則相對較短。
譬如富國周期優勢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該基金在5月28日開始募集,原定認購截止日為6月22日,近日公告將基金募集期延長至6月29日。
“由于我們這只基金的渠道只有一家銀行,但這家銀行也是某只戰略配售基金的主要渠道,因此這只基金的銷售也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6月25日,某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大考來臨忙應對
一端是基金發行遇到的困難,一端是即將來臨的半年大考,各家公司也在積極的備戰之中。
不過疊加目前的市場情況,相應的策略也在調整中。
“目前的市場情況下,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2月份以來整個市場受情緒波動的影響較大。而從經濟基本面、企業盈利情況來看,都是在預期內的發展,并沒有出現經濟急轉直下和企業大幅虧損的情況,所以我們判斷更多是情緒導向。”某公募基金研究總監表示。
6月25日,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認為,近期較為積極的變化是監管機構開始重視股權質押融資的平倉風險,對獨角獸融資的推進也因市場的考慮而暫時擱置,政府也在為改善信貸融資做一些政策調整,但是中美貿易爭端的前景依然不明朗。短期來看,國內股市或已處于底部區域,但拐點難測,建議保持謹慎,逐步從消費里分兵,優化結構。
而對債券市場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仍然是信用風險的防范。
據本報記者了解,此前公募基金就開始排查債券持倉風險,針對部分行業重點關注。
“目前要把評估風險放在首位,之后再看收益。對風險的躲避一定要提前,其實年初的時候我們就曾上調持倉債券的信用等級,降低組合整體的信用風險暴露。”6月25日,北京某公募基金債券基金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目前信用利差仍在走闊,中低等級信用債繼續承壓,結構上仍以高等級中短久期信用債為基礎配置。”魏鳳春表示,“不過對利率債來說,中美貿易爭端與信用風險惡化,強化了國內債市的避險情緒,推升利率債的結構行情。此次降準,利率債市場或一次性上漲到位,過后仍是震蕩調整。”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