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7月5日起,下調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認為,央行年內三次降準對保險業的直接影響較小,但降準會進一步釋放流動性,在自身發展規律及利好因素的主要影響下,下半年保險龍頭股有望迎來估值修復期。
中信建投(11.370, -0.05, -0.44%)指出,上周,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小幅下行,收于3.55%,仍然處于相對高位,保險債券投資收益仍較為樂觀。新單保費累積同比負增長逐步得到緩解,隨著代理人對長期保障型產品理解和銷售技能的改善,全年有望實現新業務價值的正增長。目前,上市險企新業務價值在內含價值中的占比已經進入高位,從行業層面看,新業務價值增速承壓無礙內含價值維持20%以上的高增長。當前保險板塊估值僅為0.79倍-1.1倍P/EV(價格和內含價值比),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央行降準對保險業的直接影響較小,保險股的估值修復和投資價值更主要是因為行業自身發展所處階段以及流動性釋放后的間接效果。
萬聯證券研報指出,在保障型業務增速加快、利率高位加速利潤釋放的背景下,看好保險公司長期價值增長,在業務改善、投資收益、價值提升這“三駕馬車”的帶動下,下半年保險股將迎估值修復良機。
具體而言,從保險業務來看,壽險行業保費逐月持續改善,預計下半年將持續增長;同時,受利率上行及監管趨嚴影響,儲蓄型業務銷售不及預期,但保障型業務需求穩定且是各公司的主銷險種,受影響相對較小。
從險資投資來看,利率高位震蕩有利于險企新增資產配置,將提升固定收益類投資收益,但總投資收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權益市場波動;同時,傳統險的準備金折現率今年將持續保持上行趨勢,預計全年上行幅度在10個bp-15個bp,這將釋放部分準備金,增厚保險公司當期利潤。
從業務價值來看,今年上半年,壽險新業務價值增速將明顯下降,結束過去三年的高速增長,但絕對值貢獻較大,能推動有效業務價值、剩余邊際和內含價值實現中高速增長。對于財險行業而言,今年車險費改持續推擠,車險盈利難度加大,大型公司得益于長期積累的渠道優勢和逐步提升的精細化管理能力,成本相對可控,有望保持較好的盈利能力。
銀河證券在研究指出,保險行業景氣度向上依舊,內含價值持續增長態勢不變,不過保險板塊配置需要持續跟蹤保障型產品銷售數據以及代理人量質的邊際變化。研究認為,當前四大上市險企估值都較低,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性價比高,可以關注該板塊的長期配置價值。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