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2 09:32 | 來源:未知 | 作者: 許偉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半年,全聚德用什么樣的經營戰略交出了上述的財務答卷?
作為知名的中華老字號,全聚德是餐飲業A股上市公司的代表,但是縱觀大A股上市公司,僅有西安飲食(4.260, -0.08, -1.84%)(000721.SZ)、廣州酒家(25.650, -0.10, -0.39%)(603043.SH)等寥寥數家主打餐飲的上市公司,且前述上市公司均為國資控股。曾經的湘鄂情,從餐飲轉型為科技企業,更名為云網科技后,一時吸引了不少眼球,但是熱鬧過去,云網科技如今也走到了*ST云網(3.140, 0.00,0.00%)的地步。
上半年,全聚德用什么樣的經營戰略交出了上述的財務答卷?
不只是烤鴨
據半年報,全聚德的收入主要分為三類:餐飲,約6.32億元,占比72.19%;商品銷售,約2.16億元,占比24.71%;其他,約2700萬元,占比3.1%。
從餐飲和商品銷售來看,餐飲收入同比出現了1.86%的下滑,商品銷售出現了10.56%的增長。
全聚德的商品銷售主要是三種:一是肉類,例如真空包裝的烤鴨和散裝的鴨掌、鴨肫、鴨脖等休閑食品;二是面食,也就是糕點、月餅、湯圓等;三是調味品,如醬類以及辣味調味品。
而占據收入絕對大頭的餐飲,也不僅僅只是烤鴨。
除了全國人民都知道的全聚德烤鴨店外,全聚德旗下還有以經營“滿漢全席”為特色的仿膳飯莊、以經營“蔥燒海參”為代表的豐澤園飯店和以經營川菜為特色的四川飯店。
但是從門店布局來看,除了2018年新開了特許加盟的豐澤園安立路店以外,仿膳飯莊、豐澤園飯店和四川飯店均只在北京擁有一家直營門店。
全聚德的烤鴨店則沖出北京,在全國其他22個省市安了家,還在海外開設了6家特許加盟店。
全聚德旗下的109家烤鴨店中,直營店為42家,占比達到38.53%,特許加盟店數量為67家,占比61.47%,超過直營店數量,成為主流。
雖然從半年報無法看出細分到各個門店的收入變動情況,但是從半年報披露的分部情況看,全聚德大本營——北京地區的上半年收入同比基本維持不變,而青島、無錫、合肥、常州、南京、新疆、大連、揚州、長沙等地區的收入同比均出現了下滑,而鄭州、紹興、上海等地的收入則同比出現了較高程度的增長。
上海地區的增長部分歸功于2017年10月新開的控江路店,2018年上半年該店實現了186%上座率。
《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在上海地區全聚德旗下的烤鴨門店,有浦東店、淮海路店和控江路店3家。
未來的難題
2007年上市的全聚德,在經歷了較快的增長后,2015年-2017年,全聚德的營業收入在18.5億元左右徘徊,無法實現突破。
在此期間,全聚德也有過新的嘗試。
2015年,全聚德與重慶狂草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打造“互聯網+餐飲”模式的“小鴨哥”烤鴨外賣品牌——鴨哥科技。“小鴨哥”定位針對中高端白領及家庭用戶,最早在重慶本地外賣平臺進行實驗性推廣。2016年4月在北京市場上線“小鴨哥”,并與百度外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試圖打造全聚德外賣生態系統。
全聚德財報顯示,2016年鴨哥科技虧損了1344萬元,到2017年中期,鴨哥科技便已停業。對于停業原因,全聚德解釋為,運營未能達到經營預期。
半年報顯示,北京鴨哥科技已停止創收,半年虧損5萬元。“小鴨哥”看起來要涼了。
在2018年上半年,全聚德仍然在經營中引入了別的新元素。
一是自5月14日起在全國各直營門店實施電子會員卡方案,上線一周共有1376名會員激活電子會員卡。此前選擇赴港上市的海底撈,截至2017年12月底,擁有逾1390萬名會員。
二是在2018年6月,全聚德啟動與抖音的合作方案創意策劃,瞄準年輕消費群啟動抖音項目。
三是電商運營仍在發力,旗艦店上半年共計完成銷售收入2652.2萬元,增幅52.93%。
記者隨機采訪了兩位全聚德的消費者,鄒先生表示,上海控江店的人氣還不錯,進餐需要的排隊時間較多,口味和價格都還不錯。鄭小姐則表示,并沒有嘗出全聚德與一般烤鴨的明顯區別,價格有點貴。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聚德的主流消費人群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如果以前是聚會、商務、政務人群的話,現在很大部分則由旅游人群構成,這部分人群相對穩定,但利潤空間并不高。此前,全聚德的一些子品牌嘗試并不算成功,主要和經營體制有關。如果仍然只是“新瓶裝舊酒”,那么對接新生代的核心需求,這些嘗試可能并不能真正發揮作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