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3 10:08 | 來源:未知 | 作者:陸慧婧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數據顯示,華安創業板50ETF場內流通份額從年初不到3億份增長到如今的135億份,直逼場內流通份額最多的權益類ETF——華夏上證50ETF。
華安創業板50ETF場內流通份額從年初不到3億份增長到135億份,直逼場內流通份額最多的權益類ETF——華夏上證50ETF,兩者僅相差2億份。
今年以來,幾只主要創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場內流通份額增長都超過2倍,其中,華安創業板50ETF增長46倍,與場內流通份額最多的權益類ETF差距只有2億份。
ETF的投資者以機構為主,機構資金偏好逆市布局,事實上,今年市場上主要的權益類ETF規模逆市增長明顯,權益類ETF今年總份額增長超過500億份,增幅高達70%,場內流通份額翻倍的權益類ETF超過10只。
創業板50ETF份額
年內激增46倍
數據顯示,華安創業板50ETF場內流通份額從年初不到3億份增長到如今的135億份,直逼場內流通份額最多的權益類ETF——華夏上證50ETF。
分季度來看,華安創業板50ETF份額增長時點主要在今年一季度,年初在創業板反彈行情助攻之下,華安創業板50ETF場內流通份額大增11倍,二季度盡管A股行情掉頭向下,資金入場熱情依舊高漲,該ETF季度內份額增長也接近2倍,三季度以來規模增長有所放緩,增幅也達44%。今年以來,華安創業板50ETF份額增長46倍,增幅名列權益類ETF首位。
不僅華安創業板50ETF,幾只主要創業板ETF年內份額增長也非常顯著。例如,易方達創業板ETF場內流通份額已達113億份、廣發創業板ETF場內流通份額超過12億份,增幅分別達到2.74倍及3.43倍。
不過,在一位基金經理看來,創業板50ETF場內份額直追上證50ETF并不具太多象征意義。“份額增長如此迅速,說明市場上確實有很多資金在買入創業板50ETF。但從基金資產凈值排名上看,華夏上證50ETF資產規模接近350億元,仍是權益類ETF中的標桿產品,華安創業板50ETF資產規模只有71億元,差距還是比較明顯。”上海一位基金經理如此分析。
“ETF的主要投資者都是機構,機構投資者在投資布局上偏好逆市買入,在市場下跌時往往ETF規模會逆市增長。今年以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等多只主流ETF份額均增長顯著,往年的市場行情下ETF規模變化也有類似的規律。”該基金經理稱。
“ETF往往在基金凈值上漲之時規?;芈?,之前消費類ETF凈值上漲規模反跌,今年部分恒指ETF規模下降也是源于去年港股大漲之后,投資者選擇落袋為安。”北京一位ETF基金經理稱。
創業板50指數(1237.646,13.71,1.12%)
目前處于估值低位
從2015年12月份的市場高點調整近3年時間,創業板50指數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處在最近三年低位。
Wind數據顯示,創業板50指數目前PE為29.78倍,PB為3.43倍,相當于2015年80多倍PE和9倍多PB的三分之一水平,另一只創業板主要指數——創業板指PE為35.19倍,PB也只有3.56倍,均處于最近三年低點。
除了創業板估值水平較低之外,在上述上?;鸾浝砜磥?,部分機構投資者買入創業板類ETF的主要邏輯或基于其對未來宏觀經濟的判斷,“上證50ETF等指數成分股多為銀行等藍籌股,在宏觀經濟增長趨勢不明朗之前,或許部分投資者選擇投資創業板ETF,博取未來的反彈機會。”
“‘抄底’資金多,也不一定代表這些投資者的市場方向判斷正確。年初至今,創業板指數下跌17.86%,創業板50指數下跌19.46%,均超過大盤價值指數13.48%的跌幅。”上述北京的ETF基金經理稱,今年市場整體下跌,方向并不明朗,未來在監管積極推進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政策下,小盤成長股機會或在明年6月份之后。
投資創業板是選擇創業板50指數基金還是創業板指數基金,這也是目前市場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創業板指是從創業板股票中按照個股平均總市值占市場比重、平均自由流通市值占市場比重和平均成交金額占市場比重,按1:1:1加權平均選取最大的100只股票,創業板50指數是在創業板指的基礎上選取最近6個月成交金額排名靠前的50只股票,總體來說,創業板50指數選取創業板中的交易活躍股票,是一個策略指數。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