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6 03:0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236只基金變更“操盤手”業績虧損是主因
10月13日,17只基金同時發布了基金經理的變更公告,而這只是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經理變更的冰山一角。據統計,今年以來共有2236只基金發生了基金經理變更,占全部基金的30%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市場整體環境欠佳導致基金業績較差,或是部分基金經理被迫“下課”的主要原因。不過,從過往經驗來看,更換基金經理往往是把“雙刃劍”,部分基金的業績的確會被扭轉,但重倉股的頻繁調換可能會對基金的短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東方財富(10.530, -0.06, -0.57%)Choice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來已經有2236只基金發布了基金經理的變更公告。在這些基金中,有332只基金的原基金經理并沒有離任,而是增聘了基金經理。如華夏產業升級混合增聘了羅皓亮與原基金經理董陽陽共同管理基金;富國價值驅動靈活配置在原有三位基金經理的基礎上,增聘了吳畏。除此以外,有近1904只基金涉及解聘原基金經理,占比超過85%。
盡管在離職者中不乏一些任期內表現優異的基金經理,但整體上看,業績不佳或是不少權益類基金經理黯然離開的主要原因。據統計,近800只發生基金經理變更的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凈值下跌10.21%,其中有24只基金年內虧損超過30%。
基金分析人士認為,今年發生大規模的基金經理變更現象,主因還是市場整體疲軟導致偏股型基金業績較差,部分基金經理不能達到公司考核而被迫“下課”。
“現在公募行業的現狀是,各方面的考量尺度都偏短。無論是股東對基金公司的考核,公募基金管理層對經營業績的考核,基金持有人對基金業績的訴求,還是基金經理對其所管理基金業績的期望都偏短期化,這就導致基金經理在弱市中會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滬上一家基金公司的權益投資總監表示。
諾亞正行基金研究部基金研究經理李懿哲認為,從歷史數據來看,業績差的權益型基金在更換基金經理之后業績的確會有好轉。同理,業績好的權益類產品,在更換基金經理之后業績卻會變差。
“但具體到個別基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大型平臺型公司,變更基金經理的影響相對小很多。結合今年基金業績表現來看,頻繁更換基金經理,明顯屬于績差基金經理過多,基金公司需要更新換代。”李懿哲稱。
另有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對于“輕團隊、重個人”的基金公司而言,新任者若與原基金經理風格理念不同,往往會大舉更換基金重倉股,而這也會影響基金的短期業績。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