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1101/20181101102752917.jpg)
10月29日晚間,記者被中國平安公告要推出最高千億元回購計劃的信息刷屏,但這份回購公告被指存在明顯瑕疵:公司一沒有設定下限,二沒有提示風險,三只是發布了一則董事會決議公告,并沒有預案。此外,細心的投資者還發現,在10月28日,中國平安董秘就比公告提前了一天時間向市場釋放公司有明確意向要實施回購的信息,在業內人士看來,這點涉嫌違規。
此外,同在29日晚間,中國平安“掐點”公布了三季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3.97億元,同比增長19.7%,但第三季度是并不樂觀的,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6.9%,原因在于總投資收益率的下降,不及此前預期。
29日晚公布回購計劃
董秘28日晚提前透露
10月29日,中國平安大跌5.4%,單日總市值蒸發了648億元,全天成交76.66億元,也就是說,雖然大跌,但是還是有76.66億元的資金入場,或許有一大部分資金是沖著中國平安要回購股份的利好進來的。
因為早在29日開盤前,28日晚間,中國平安董秘盛瑞生就公開表示,“公司有明確意向會擇機推動股份回購”,正常人聽這話的意思都知道,中國平安要回購股份了,而回購股份對于公司來說屬于重大事項。在董秘公開表態后,10月29日晚間,中國平安果然沒有食言,公司港股發布包括回購方案在內的公告。
對此,市場觀察人士指出,作為上市公司董秘,不是以公告的形式,而是以新聞發布的形式來提前釋放這個重大信號,是很明顯的違規。如此操作,換作其他上市公司,或許早就被監管關注了。
據了解,盛瑞生是一位中國平安的“老人”,1997年便加入了平安,在2017年4月26日接替金紹樑,成為中國平安董秘。從2002年開始,盛瑞生長期服務于平安品牌宣傳部門,2008年8月起出任平安集團品牌宣傳部總經理,于2006年1月起兼任平安集團新聞發言人,并于2014年2月起出任中國平安品牌總監。深諳企業宣傳之道。
回購方案沒有下限
進一步值得關注的是,10月29日召開的中國平安董事會通過的議案中,第6個議案就是回購股份議案,公司將根據資本市場、公司股價的波動和變化,酌情及適時回購公司公開發行的境內、境外股份,回購總額不超過公司發行總股本的10%。
遭遇刷屏的正是這一則巨額回購公告,因為信息量有限,則被媒體解讀為A股史上最大回購預案。但分析人士指出,其實公司根本就沒有發布“預案”,只是董事會決議中的一項議案。預案需要的元素很多都沒有。
從中國平安港股公告中可以看到,公司只是說了回購總額不超過總股本的10%,并沒有下限,同時,也沒有說回購的股份最終是要注銷還是干嘛,也沒有發布回購預案。這是一種風險很大的信息,因為風險提示嚴重不足,很多媒體為此寫報道稱,《重磅!中國平安將啟動最多千億元大回購!堪稱A股史上最強回購預案 1家頂上百家大資金要進場了》。
這在散戶看來,本來并不明確的回購信息卻成了重磅利好,換作其他上市公司,交易所問詢函應該也會很快下來,要求提示風險,以及說明回購下限。其實史上最大回購,萬東醫療10月22日就公告了,回購不超過1萬億元,雖然公司此后做出了更正,是單位錯誤,但是實際上完全不需要更正,因為這個和中國平安的不超過10%意思差不多。
為什么中國平安回購股份是不超過總股本的10%呢?據業內人士分析,因為按照擬修訂的《公司法》,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可以作為“庫存方式”持有,同時規定,“出現因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配合可轉債以及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而回購的三項情形的,公司合計持有的公司股份數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0%”。
換言之,中國平安的上限10%是這么出來的,并不是一定要回購千億元。而且這只是一個理論值,更是一個超高的理論值。中國平安2007年上市以來累計分紅派息1000億元,有什么理由在股價尚且難得的堅挺時刻,再在短時間內掏出1000億元來回購呢?
但是,對于中國平安董秘以及公司信息披露來說,董秘以新聞發布形式釋放重大信息是違規,風險提示不充分是瑕疵。對此,有業內人士稱,這些信息披露上的不合規,中國平安已不是第一次。此前該公司就出現過違反《股票上市規則》,在其他公共媒體發布的重大信息先于指定媒體的情形。
30日早間中國平安回應
稱回購方案需股東會審議還不確定
10月30日早間,中國平安特意發提示性公告,聲明方案仍具有不確定性。中國平安公告稱,目前該《方案》還需要公司股東大會審議,并將由股東大會授權相關機構和人員在不超過公司發行總股本的10%的授權額度內,制定回購具體方案,后續具體回購股份的價格、種類、批次、數量及執行時間仍有待確定及具有不確定性。公司將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上市規則的要求執行后續股份回購計劃,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為什么中國平安會在此時發布回購計劃?不少市場觀察人士認為,除了穩定市場信心等諸多因素,其實還跟該公司剛剛公布的三季度業績不及預期情況或有相關。29日晚間,中國平安公布三季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93.97億元,同比增長19.7%,看起來很靚麗,但第三季度是并不樂觀的,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6.9%,原因在于總投資收益率的下降,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2%。不及此前市場預期。
另外,也有投資者表示,回購計劃客觀上的確是重磅利好。回購對企業財務的影響主要可以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是提升EPS,降低代理成本,改善業績;二是提高財務杠桿,改善資本結構。回溯歷史,回購對個股股價和財務的影響比較顯著。發生大額主動式回購短期和長期都對股價有積極影響,且回購實施在短期內能明顯改善個股業績。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