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世界頂級投行摩根大通一份流出的內部文件顯示,區塊鏈技術的不足將逐漸被完善,加密貨幣也將繼續存在。
同時,此前一直表示對比特幣或者任何加密貨幣都不感興趣的摩根大通CEO兼首席執行官戴蒙先生,也改口了。
日前,在洛杉磯舉行的Axios會議上,戴蒙被要求再一次評價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數字貨幣。戴蒙表示,“我從來沒有改變過我說的話,我只是后悔說了這些話。我不想成為反對比特幣的發言人。我真的沒有給出什么,這就是重點,好嗎?”
此言一出,震驚四座。是數字貨幣大勢所趨,讓戴蒙幡然悔悟,人們不得而知。不過,摩根大通和數字貨幣的“情緣”,遠遠不止這些。
鐵骨錚錚“墻頭草”
作為金融巨頭,摩根大通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市場解讀。
“比特幣是一個可怕的機制存儲手段”、“比特幣在未來無法生存”、“我不認為比特幣有什么價值”……戴蒙多次在公開場合批判比特幣,輿論次次記錄在案。
而現實是,摩根大通沒有錯過一次比特幣業務機會。
2017年11月,據華爾街日報消息,摩根大通正在考慮是否通過旗下期貨經紀公司為客戶提供渠道,交易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 (CME)的新比特幣產品。這涉及到評估其客戶對CME比特幣期貨合約的需求。
這意味著,在CME正式推出比特幣期貨交易后,摩根大通的客戶可能利用這種交易押注比特幣漲跌,摩根大通可以憑借這種經紀服務收取費用。
2017年12月1日,芝商所宣布將推出比特幣期貨。
同一天,摩根大通分析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發布報告稱,交易所推出比特幣期貨或將增加比特幣的合法性,未來比特幣期貨的推出有望讓虛擬貨幣成為新興資產類別。
被自家分析師接連“打臉”,戴蒙心情一定“十分沉重”。
區塊鏈探索之路未停
實際上,早在2015年初,摩根大通就已經對比特幣及其底層技術產生了興趣。
從招聘加密貨幣專家、加入區塊鏈聯盟R3CEV、與數字資產控股公司(Digital Asset Holdings)合作開展區塊鏈試驗項目、測試區塊鏈匯款、推出分布式賬本原型Juno,到2016年推出企業級區塊鏈項目Quorum,摩根大通的區塊鏈探索之路一直都在進行中。
在今年的7月份,南非儲備銀行(SARB)就已經完成了使用基于以太坊平臺Quorum的銀行轉賬測試。據悉,利用南非多重毛營業結算系統(SAMOS),兩個小時內可完成70000次交易。
摩根大通表示,Quorum平臺可以在未來10年開啟新的交易機會,因為它將有助于對包括金條、貴金屬、房地產和昂貴藝術品在內的各種資產進行標記。
昨日,摩根大通位于紐約的區塊鏈計劃負責人Umar Farooq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摩根大通目前正在考慮將基于以太坊的平臺Quorum剝離出去,成立自己的實體公司,并計劃在資本市場上的發售環節、二級市場、托管業務中運用Quorum平臺。
眼看著摩根大通在區塊鏈的布局越拉越大,戴蒙也是果斷異常,說改口就改口,絲毫不顧及自己掌門人的形象。
“我不想成為反對比特幣的發言人。”此言一出, “鐵骨錚錚墻頭草”戴蒙確實讓業界人士受驚不已。
三百年來投行起起落落的歷程,浩浩蕩蕩。摩根大通,見證了美國金融業200多年的發展。
縱觀投行的發展史,從出生那天起,投資銀行就從沒有停止過變化的腳步,每一次變化,都有時代深刻的烙印。簡而言之,不隨著時代改變,迎接的只會是滅亡。
現在,區塊鏈技術在銀行業的應用已經證明了它巨大的價值,摩根大通早早投身其中,迎接即將到來的行業變革,正是幾百年的風雨鑄就的行為準則。
“我們是以太坊的忠實信徒。”摩根大通區塊鏈負責人Umar Farooq說。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