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絕大部分股票和偏股型基金未能取得正收益。對于權益類基金經理來說,排名似乎已不再重要,就算相對排名靠前,凈值也可能是虧損的。一些基金經理現在的頭等大事不是名次,而是今年的虧損,明年該如何賺回來。各類基金業績5強特別策劃
今年,絕大部分股票和偏股型基金未能取得正收益。對于權益類基金經理來說,排名似乎已不再重要,就算相對排名靠前,凈值也可能是虧損的。一些基金經理現在的頭等大事不是名次,而是今年的虧損,明年該如何賺回來。
中國基金報記者 應尤佳
以往每到年末,都是基金業績排名戰硝煙最濃的時候,但今年情況完全不同,不少基金經理已經對結果失去興趣。而且,統計顯示,從2012年到2017年連續6年時間,主動股票基金冠軍都有較為可觀的正收益,但今年僅剩10個交易日,主動股基領頭羊收益還是零,偏股基金大面積虧損。由于股市較大幅度下跌,2018年主動偏股基金年終排名爭奪戰以慘淡收場,成為近七年最為冷清的排名戰。
對于權益類基金經理來說,排名似乎已不再重要,因為就算相對排名靠前,凈值也可能是虧損的。一些基金經理現在的頭等大事不是名次,而是今年的虧損,明年該如何賺回來。
正收益偏股基金鳳毛麟角
Wind數據顯示,截至上周末,剔除轉型基金和年內成立的基金后,所有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幾乎沒有一只產品取得正收益。成績最好的上投摩根醫療健康今年以來的回報恰好為零。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只有交銀阿爾法、興全商業模式優選和富國醫療保健行業3只基金有正收益,其中,交銀阿爾法回報為2.95%,興全商業模式優選的回報是1.95%,富國醫療保健行業的回報是0.619%。
在業績領先的基金中,大部分是醫藥主題基金和重倉醫藥股的基金,但由于最近醫藥股大幅調整,相關基金的收益也受到了影響。
截至上周末,上證指數年內下跌21.57%,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業績為-21.5%和-20.96%,大致與上證指數相當。
今年大量個股跌幅較深,基金的下跌幅度也相當大。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有3只基金跌幅超過40%,最高跌幅為45.5%,還有30只基金的下跌幅度超過30%。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有5只基金(份額分開計算)跌幅超過40%,其中最高跌幅達到42.9%,還有54只基金跌幅超過30%。
如今,離今年收官還有最后10個交易日,頭名之戰也已演變為減虧和正收益的保衛戰。
有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11月份的反彈中,有機構資金介入,但效果不佳。 他判斷,年底前很難再起行情,這個時間點加倉,只會徒增風險。
權益基金經理日子不好過
今年整個權益市場低迷,權益基金經理的日子相當不好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些基金經理雖然業績靠前,而且近幾年的業績都不錯,但依然沒有用,因為今年凈值是虧損狀態,既不方便路演也不方便宣傳。
有些基金經理在前幾年業績領跑,但今年卻慘遭滑鐵盧,有的甚至被反復“打臉”。這對基金經理的自信心和操作自然有很大影響。“很多股票,基金經理個人覺得好,值得持有,但就是持續下跌,跌得沒法看。”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基金經理,就會面臨兩難選擇,是在低位割肉,還是堅持持股,面對可能到來的繼續下跌?”
“現在很少外出路演,主要是不知道說什么。”有基金經理表示,“今年業績一般,對明年的預期也不高。”
有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今年的市場讓他的投資理念發生了變化。他分析,今年輪動節奏非常快,如果沒能抓住市場風格的輪動就很難取得好成績。有些之前認為的價值投資標的,事后看來也就是風格輪動的一種方式,未來的投資風格必須更趨于均衡。
有基金經理感嘆,今年市場特別情緒化。以房地產板塊為例,年初時,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放松跡象,房地產板塊一路大漲。但是隨后市場情緒又急轉直下。“從房地產公司的業績情況來看,其實沒有發生任何實質性變化,但是市場卻經歷了多次急漲急跌。”他認為,市場的這些非理性波動,可能是未來需要關注的投資重點。
還有基金經理表示,經過了今年市場的洗禮,深刻感受到風險控制才是第一位的。“一季度的市場行情和其后的市場行情是涇渭分明的。誰在一季度的時候能夠想到會有中美貿易摩擦,誰能想到后面市場會走成這樣?”
對于大多數基金而言,今年的業績表現會對基金長期凈值產生不利影響。有基金經理感嘆:“在下跌市場里要盡可能跌得少,如果跌多了,可能幾年都回不了本。”
“估計明年的市場環境會比今年好一些。股票市場應該能夠取得更好的收益,但是能不能填平今年的虧損,就都不好說了。”一位基金經理說。
對沖型產品
//s3.pfp.sina.net/ea/ad/10/10/b1d3d91990da836e11e686628956b135.jpg
正收益比例較高
在整體權益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市場中性策略(也稱對沖策略或股票多空策略)基金顯示出了對沖市場風險的優勢。Wind數據顯示,全市場20只(基金份額分開計算)股票多空策略基金中,有9只今年以來獲得正收益。其中,海富通阿爾法對沖基金獲收益6.28%,匯添富絕對收益策略收益為3.5%,富國絕對收益多策略獲得2%的收益,華泰柏瑞量化對沖和華泰柏瑞量化收益也都獲得了1%以上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此類采用對沖策略的基金,往往追求絕對收益,部分基金名稱帶有絕對收益字樣。但實際上,這些基金中也有不少在今年出現了虧損,有兩只對沖套利基金今年以來均有小幅虧損。
近期,股指期貨新規出臺,進一步降低了機構的對沖成本,有助于增厚此類基金的業績。有業內專家提醒,此類基金的投資比較適合震蕩市或是單邊下跌市場,如果碰到上漲市,就容易錯過市場上漲帶來的貝塔收益。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