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 11:0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朱藝藝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權健”事件持續發酵,或帶來一場行業的大洗牌。
“權健”事件持續發酵,或帶來一場行業的大洗牌。
1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工信部、公安部、民政部等13個部門,宣布從即日起,在全國開展一場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的為期100天的行動。
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提到,近段時間,“保健”市場暴露出虛假宣傳、違法廣告、消費欺詐、制假售假等一系列問題,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了市場秩序。
張茅還強調,“禁止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保健品進行評比、評優等活動,違者堅決依法追責。”
那么,13部門聯合雷霆亮劍,對A股保健品企業將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13部門聯合亮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這份“關于開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的通知文件顯示,參加“百日行動”的13個部門還包括工信部、公安部、民政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衛健委、文化和旅游部、住建部等。
各部門在1月8日的會上都對“百日行動”作出部署。
其中,衛生部門將嚴厲查處各種假借健康講座進行免費體檢、以中醫預防保健名義進行非法診療、無證行醫等行為。工信部門將嚴查利用騷擾電話進行保健品推銷。民政部門將重點對養老服務場所和設施進行排查,嚴禁假借養老服務場所進行保健品推銷。商務部門將嚴格直銷行業市場準入,整治直銷市場秩序。旅游部門將重點查處利用低價旅游推銷保健品的行為。
針對重點排查、集中執法等安排,這份文件也給出了詳細的時間表。
對此,北京鼎臣醫藥咨詢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指出,“權健事件之后,13個部門聯合行動,體現出其對保健市場的整治決心,短期內會清理虛假宣傳、會議營銷等一些市場亂象”,不過其提到“保健品的范圍特別廣,市場一直是粗放性的管理,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其呼吁“出臺長期規范市場的政策性文件,哪些行為是允許的,哪些行為是不允許的,產品形態如何約束,市場層面如何運行,應該把這些落到紙面上。”
A股保健品企業:各有路徑
那么,對于“保健”市場的參與主體,又是如何看待此次百日整治的影響呢?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保健品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16年時已經高達2644億元,同比增長12%,相較于2012年的1171.48億元,增長了一倍。
此外,中國產業信息網給出了2018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2927億元的預計,中國已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保健食品第二大市場。
而從資本市場來看,湯臣倍健(300146.SZ)、健康元(600380.SH)、西王食品(000639.SZ)、金達威(002626.SZ)等通過兼并或收購,在A股保健品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如西王食品以7.3億美金收購加拿大營養品品牌公司Iovate Health Sciences International Inc,金達威則以3500萬美元收購Doctor’s Best Holdings,Inc.51%股權。
H股市場中,被業內津津樂道的則是2015年合生元以16.7億澳元(約合76億人民幣)巨資收購澳洲保健品品牌Swisse83%股權一事,到了2018年12月,合生元(后更名“健合(H&H)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又以3.11億澳元(約合15.9億人民幣)收購Swisse剩余小股東17%的股權,實現100%控股Swisse。
對于13部門的聯合行動,1月9日,湯臣倍健董秘辦人士就此表示,“過去也有這種主題性的市場監督行為,針對保健市場的生產和宣傳進行規范,對我們來說是利好消息,反而能夠讓行業更清楚規范一些”。
就在2018年12月21日,湯臣倍健公告稱,擬以14億元收購湯臣佰盛46.67%股權,從而間接獲得LSG 100%股權,將LSG所持有的“跨境電商”澳大利亞益生菌品牌Life-Space納入麾下,豐富現有產品線的同時,通過已有的營銷渠道,幫助其進入實體店渠道。
另一家不愿署名的A股保健品公司董秘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次市場整治行為,短期來看,可能會對市場情緒乃至股價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長期來看,肯定是有利于行業洗牌,使得龍頭企業凸顯出來。”
不過,曾經的“保健酒第一股”*ST椰島(600238.SH)的命運則有些坎坷。
2018年12月26日,*ST椰島公告稱,海南椰島國有股權轉讓一事將擱淺。
“鑒于海南椰島國有股權轉讓事項歷時已久,其轉讓的政策條件發生了變化,原股權轉讓協議不宜再繼續履行”,其國有股權轉讓協議叫停的同時,*ST椰島還面臨著業績不斷下滑的危機。
*ST椰島2018年上半年顯示,營業收入2.92億元,同比減少26%,歸母凈利潤-1.17億元,已超過2017年全年虧損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