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進2019年沒多久,海正藥業(600267.SH)內部就再一次發生高層人事變動。
1月21日晚間,海正藥業發布公告稱,林劍秋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總裁職務,但仍保留董事職務。
2018年11月8日,海正藥業剛宣布董事長白驊因年齡和身體原因,辭去董事長、董事及相關委員職務,同時不再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對于公司連續發生的人事變動,1月22日午間,海正藥業董秘沈錦飛向記者表示,今年是海正藥業的改革年,公司目前正在調整中。“(新)總裁還沒有到位,我們過兩天還會開會研究”。
1、高層調整
海正藥業始創于1956年,于2000年發行A股上市。其前兩大股東為浙江海正集團和浙江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實控人則是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海正藥業內部人事變動頻頻,其最近一波人事變動始于2018年10月中旬。
先是財務總監劉遠燕因個人原因,辭去財務總監職務。
然后獨立董事孟曉俊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獨立董事及董事會相應的委員職務。
2018年11月“靈魂人物”白驊的離職,顯然最受外界關注。公開資料顯示,自1991年起,白驊即開始擔任海正藥業董事長,是見證了海正藥業多年發展的元老。
根據海正醫藥方面給記者的回復,目前,新任董事長蔣國平已經到任。
資料顯示,蔣國平曾在椒江區機關擔任領導干部職務。履新前,蔣國平正是股東單位海正集團的黨委書記兼董事長。
海正藥業方面指出,在新任總裁就職前,蔣國平還將代行總裁職責。
沈錦飛告訴記者,新一任的董事長上任后,整個領導班子今年將重點抓公司治理。
一名不愿具名的醫藥行業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白驊此前的離職同其年齡不無關系,但此次總裁的離職原因還難以判斷。“一般可能涉及這些因素:總裁和新任董事長經營理念不一致,董事長有自己認為合適的總裁人選,又或者總裁自己在職業上另有規劃”。
2、戰略新方向
從履歷來看,目前海正藥業的新任董事長蔣國平并無醫藥行業的從業背景。有業內人士對于蔣國平能否帶領海正藥業走出困局存在疑慮。
海正藥業正處于多事之秋。
因為信披存在違規行為,海正藥業2018年12月份遭到上交所的公開譴責。
上交所公開的紀律處分決定書顯示,經查明,海正藥業在信息披露、規范運作等方面,有關責任人在職責履行方面存在三個方面的違規行為:經決策擅自修改重要子公司合資合同的重要條款,且未及時披露;未按規定披露重大日常經營合同相關內容以及隱瞞影響處置收益確認的回購權等合資合同重要條款。
在公司經營層面,海正藥業也存在不少問題,負債率較高就是其中之一。
海正藥業2018年三季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其負債合計達142.84億元,其中有息負債總額已超過100億元,但賬面貨幣資金僅有22.65億元。與此同時,海正藥業總資產為221.62億元,資產負債率逾64%。
2018年12月,在上證e平臺和投資者互動時,海正藥業曾公開坦言:降低公司的負債率是公司努力的方向。
據了解,新董事長到任后,已經對海正藥業的發展戰略進行了調整,提出要“瘦身、聚焦、關注股東利益”。
蔣國平認為,海正藥業最需要優先解決的應該是理清思路,建立有效率的合乎規范的內控體系,“我們認為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此前沈錦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所謂的瘦身主要是將不必要的固定資產建設以及研發砍掉,聚焦則主要是突出主業。
記者注意到,海正藥業已付諸行動。
2018年12月7日,海正藥業發布公告,控股孫公司海正宣泰醫藥擬作價6700萬元,向重慶恩創醫療管理轉讓有關藥品的中美兩國文號及相關注冊、研發和生產技術資料。
2018年12月28日,海正藥業發布公告稱,擬實施內部重組,設立或增資全資子公司——海正生物制藥,以加快推進單抗類資產和業務的整合,建立統一的運營平臺。
“瘦身計劃”實施后,海正藥業能收回多少現金?海正藥業副董事長陳曉華日前回復投資者稱公司正在制定相關的方案,并且探討可行的路徑,“具體請關注后續公告”。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