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5 15:0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內公司境外上市被機構惡意“做空”例子已經枚不勝舉。阿里巴巴、360、分眾傳媒、恒大等這些國內知名企業都曾被做空機構惡意做空,他們深受其害。
國內公司境外上市被機構惡意“做空”例子已經枚不勝舉。阿里巴巴、360、分眾傳媒、恒大等這些國內知名企業都曾被做空機構惡意做空,他們深受其害。
不堪其擾的360、分眾傳媒最后選擇回到對公司更為了解的國內資本市場。不過,這些國際做空機構并沒有停止做空中概股,集體做空中概股的消息不時見諸媒體。最新的“倒霉蛋”是港交所上市的佳源國際。
這次做空最為詭異之處在于:一是沒有任何做空機構站出來,聲稱是自己干的;二是,事前沒有任何征兆,佳源國際股價大跌,最后實控人來不及補倉導致質押的9000多萬股被強平,損失相當嚴重;三是,事后所有的公開質疑,都經不起推敲。
誰“做空”佳源國際?
到底是誰做空佳源國際?面對媒體詢問,佳源國際稱,我們也很想知道。確實如此,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機構或者個人站出來說,是我干的。
雖然找不到做空的人。分析這次事件發展經過,還是可以看出這次做空的一些脈絡,應該不是一次無意做空。
1月2日,樂居財經發布的《2018中國百強房企銷售增幅排行榜》中,佳源集團銷售增幅高達1005%,高居榜首。銷售收入從2017年的79.2億元,攀升到2018年的875.5億元。
榜單一出,引發市場強烈質疑,稱佳源國際數據造假。最后經過核實,屬于“誤傷”。1月14日,樂居發布聲明稱,佳源集團與佳源國際主體不一致,佳源集團2017年銷售額為508.25億,2018年銷售額為875.5億元,實際增幅72.2%。榜單中2017年的銷售額“79.2億元”,只是佳源集團關聯公司、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佳源國際”。
此次事件,雖然沒有對佳源國際的公司運行、業務開展造成實質性影響,不過,佳源國際已經成為關注焦點。
僅3天后,對佳源國際的“打擊”才真正開始。
1月17日,佳源國際股價上午表現還屬于正常,以高于上一個交易日0.26港元/股開盤,直到上午11:00時,股價總體平穩,成交量也沒有異常之處。到了下午,股價開始被打壓,特別是14:00之后,股價走低,成交量暴增。
對于暴跌,有市場傳聞,是因佳源國際一筆1月17日到期的3.5億元美元債到期違約所致。佳源國際公告作出澄清:有關集團分別于2018年1月19日及4月26日發行,共值3.5億美元票息8.125厘的優先票據,集團確認已于票據到期時支付所有未付的本金及利息,集團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一切如常,并未獲悉任何事宜可能對集團財務狀況等構成不利影響。董事會并沒有知悉導致該等價格及成交量變動的任何具體原因。
這就是典型的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實控人質押的9362萬股被低價平倉
股價下跌,佳源國際“受傷”最重,總市值下降。另外,公司實控人沈天晴受到的損失也很大,被質押的近億股股票因為來不及補充被低價強行平倉。
1月21日,佳源國際發布公告稱,佳源國際大股東沈天晴及其妻子王新妹以平均每股2.7611港元的價格出售了9362萬股公司股票,減持總值2.58億港元。減持原因是沈天晴有部分股票做了抵押融資,當天股價大跌未能及時補倉而被強制平倉。佳源國際強調經過此次事件后,沈天晴目前持有的佳源國際股票沒有再被強制平倉的風險。
要知道,股價沒有出現異動之前,佳源國際股價已經在13港元/股左右運行超過7個月,以2.7611港元平倉,誰買到這些股票,誰就撿到便宜,可以說一目了然。
1月17日,佳源國際成交量達到空前的11億港元,如果沒有做提前資金準備,佳源國際平時成交量在4000萬港元左右,誰臨時找這么多錢去接盤呢?
經不過起推敲的質疑
從時間發生前后看,市場對佳源國際質疑集中在:排名數據造假、大股東公司控制權危機、短期債務危機和質押危機。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這些質疑都經不起推敲。
質疑最多的數據造假:樂居方面已經發布聲明,是他們將佳源國際和佳源集團兩個主體混淆才導致數據的錯誤。
控制權方面:佳源國際1月21日發行2%的股份給明源集團,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52%。專業人士稱,此舉保持其大股東50%的控制權,這對于保持在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意義重大。況且大股東保持控股的決心很大,明源集團獲得2%股權的價格為13.73港元,比市價4.4港元溢價212%。
大股東股權質押危機方面:2017年2月,沈天晴質押佳源創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98%的股權,用于子公司浙江佳源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的融資。這筆質押已經于2018年12月29日全部辦理了股權出質注銷登記手續。
對于債務危機更經不起推敲。市場傳聞,佳源國際兩筆合計3.5億美元的優先票據未能在到期日償還。佳源國際通過公告澄清,已全數償還。
佳源國際不是第一個被做空的,恒大2012年在港交所就被做空機構香櫞做空,導致恒大市值一夕之間蒸發將近80億港元,股價一度大跌30%。
佳源國際不會是最后一個被做空的。利用境外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不熟悉,做空中國赴境外上市的企業,成為很多做空機構的重要牟利手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