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 08:3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百元股淪為ST,鹽湖股份(6000,-026,-415%)泥菩薩過河,卻執意為他人輸血
來源:富凱財經
連續兩年巨額虧損,昔日熱門黯然神傷,轉型之路前途渺茫。
作者|幕恩
排版|十一
隨著首份年報的公布,A股披露年報預報的上市公司也開始增加,而據鹽湖股份近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18年虧損32億元至35億元,2017年同期公司虧損41.59億元。鹽湖股份表示,若兩年連續虧損,公司股票在2018年年報披露后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鹽湖股份“戴帽”在即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曾于2018年三季報中稱,公司前三季度虧損12.13億元,按照業績預測數字計算,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單季虧損額將在19.87億元-22.87億元之間。
對于虧損原因,公司解釋稱,子公司藍科鋰業生產碳酸鋰1.1萬噸,銷售碳酸鋰1.13萬噸,碳酸鋰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45萬元/噸;而受天然氣供應量影響,全年生產裝置滿負荷運行,報告期虧損7.67億元;受安全事故影響鹽湖海納PVC一體化項目預計虧損11.02億元;另外,金屬鎂一體化項目報告期全面進入試車,但由于裝置規模大、技術含量高、關聯度高,生產要素等方面限制,全年整體負荷相對較低,加之2017年大額在建工程轉固的影響,造成產品生產成本較高,并根據評估機構初步評估結果,計提了部分資產減值損失,報告期金屬鎂一體化項目預計虧損47.01億元。
資料顯示,成立于1997年的鹽湖股份,是一家老牌國企,主要從事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擁有中國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
富凱君發現,2008年4月17日,鹽湖股份股價一度高達107.69元/股,但是,在此后,公司的股價一路下滑至10元/股的價位,直至2017年每10股轉增5股現金分紅0.2元之后,公司的股價更是變為目前的6元/股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鹽湖股份面臨的不僅是股價的下滑,同時還有主營業務的萎靡。同花順(42.900, -0.13, -0.30%)統計數據顯示,公司從2016年起至2018年前三季度的扣非凈利潤一直為負值。同時,公司2017年凈利潤也宣告虧損。
有投資者追問:“公司守著聚寶盆,但是近年來經營業績遲遲不見好轉,為什么不能把有些行業剝離出去?另外,為什么債轉股遲遲沒有消息?”
對此,鹽湖股份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公司2018年‘一號工程’,是實現公司‘健體瘦身,輕裝上陣’的重要舉措,公司成立工作組,負責推進該項工作。待有實質性進展公司會履行相關程序并披露。”
“鹽湖提鋰”名不副實
富凱君發現,鹽湖股份的預虧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除了被投資者所詬病的化工行業拖后腿外,預計虧損47.01億元的金屬鎂一體化項目是公司預虧的主因。
在預虧公告中,公司表示,公司金屬鎂一體化項目報告期內全面進入試車,但由于裝置規模大、技術含量高、關聯度高,生產要素等方面限制,金屬鎂一體化項目全年整體負荷相對較低,加之2017年大額在建工程轉固的影響,造成產品生產成本較高,并根據評估機構初步評估結果,計提了部分資產減值損失,報告期金屬鎂一體化項目預計虧損47.01億元。
此外,一直被市場看好的碳酸鋰業務發展緩慢也是公司業績預虧的一大因素。由于鹽湖股份擁有察爾汗鹽湖3700平方公里的采礦權,這讓公司集資向鎂、鋰兩個方向發展。
碳酸鋰就是這兩年紅的發黑的新能源電池上游產業,鹽湖股份更是因為“鹽湖提鋰”聞名遐邇。而早在2007年3月份,鹽湖股份下屬公司引入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及自然人劉斌等兩位股東,成立藍科鋰業,從事鋰鹽資源開發。其中,藍科鋰業擁有察爾汗鹽湖3700平方公里的采礦權,而藏格控股(10.990, -0.11, -0.99%)擁有察爾汗鹽湖724.35平方公里的采礦權。
目前,公司的碳酸鋰業務總營收占比從前年的2.99%升到6.36%,但有限的產能和業務占比,使得碳酸鋰仍舊是鹽湖股份的副業,無法成為公司的支柱產業。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鹽湖提鋰技術并沒有成本優勢,想要依靠鹽湖提鋰實現量產工業級碳酸鋰,仍有難度。
“重傷”為子公司“輸血”遭質疑
從2018年的預虧公告可見,鹽湖股份即將面臨“戴帽”的命運,但是,在自身不保的情況下,鹽湖股份仍擬向子公司鹽湖海納提供財務資助9.79億元,該議案雖然審議通過,但卻遭3名董事投下反對票,同時也引起深交所質疑。
2018年12月27日,鹽湖股份公布了七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決議案稱,子公司鹽湖海納融資債務償還壓力大,身陷虧損泥潭的鹽湖股份還擬向鹽湖海納提供9.79億元的財務資助。
該議案雖然最后獲得通過,但是投票的11名董事中有3名投了反對票,反對的董事認為“鹽湖海納連續發生安全事故導致近年來持續虧損,經營狀況并未明顯改善,償債能力不足,公司對鹽湖海納提供財務資助風險較大”。
此后,深交所也針對該事項向公司發出了關注函,要求公司詳細說明對鹽湖海納進行財務資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否有利于維護上市公司股東利益,以及鹽湖海納安全事故多發的情況。根據鹽湖股份披露,2016年至2018年,鹽湖海納造成嚴重損失的安全事故已經有三次,造成經濟損失超過9億元。而公司為鹽湖海納貸款提供連帶擔保責任的實際擔保余額仍有31.64億元,若該等貸款不能按期償還,公司則需承擔保證責任,且將會影響到鹽湖股份的信用等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