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9 09:5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郎酒為了沖刺IPO,向渠道嚴重壓貨一事,被《中國網》等主流媒體曝光之后,便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并在持續發酵之中。
2月18日,中國經營報刊發了題為“郎酒重回百億陣營背后 向經銷商壓貨”的文章,更是將郎酒壓貨情況“翻了個底朝天”。
遼寧地區郎酒經銷商向媒體表示:“2018年的任務額為200萬元左右,但沒有完成。現在我的庫存仍然有150萬元至160萬元,其中包括2017年的部分貨品和2018年的貨品。”
他指出,由于郎酒2018年的百億目標,地區業務負責人的壓力都非常大,因此給經銷商的任務也比較重。
如果單個經銷商的任務無法完成,業務人員就會在當地重新尋找一個經銷商,或者開設專賣店。
“以遼寧鞍山為例,之前只有一個郎酒經銷商,2018年任務額預估無法完成,于是當地業務又重新開發了一位經銷商,開設了一家專賣店。在鞍山,一家專賣店的任務額是100萬元。”王剛透露。
日前,一位從事郎酒經銷的唐姓人士也向《五谷財經》爆料,郎酒對經銷商來說,少了一份責任擔當,堅持向經銷商壓貨壓貨再壓貨的發展策略,也缺乏人情味,很少考慮經銷商的死活。
不過,也有郎酒經銷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經銷商產品有利潤,就算價格倒掛,同時,郎酒系列產品還賣得出去,”一位酒圈人士指出,郎酒各業務層級催經銷商回款、壓貨能力在業內還算厲害。
盡管部分經銷商“苦不堪言”,但是,郎酒的業績似乎非常靚麗!
2018年郎酒再次重回白酒“百億俱樂部”,與此同時,郎酒股份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也有了新的時間表。
2019年1月26日,瀘州市領導一行前往郎酒廠主持召開現場辦公會,郎酒董事長汪俊林表示,力爭2020年完成郎酒股份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為了業績,汪俊林(郎酒集團董事長)可謂是“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并打出了“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的廣告語。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向媒體指出,郎酒借助茅臺熱提出兩大醬香,捆綁赤水河上下游的概念,擦邊球的意圖十分明顯。它的真實意圖是利用青花郎切割部分飛天茅臺消費者,占位逐漸壯大的醬香白酒消費群。
可是,由于體量相差過于懸殊,郎酒試圖“媲美”茅臺的做法,也被指“自不量力”,汪俊林本人也遭受質疑。
白酒營銷專家鐵犁向媒體指出,茅臺在2017年的營收為500多個億,而根據他的調研數據顯示,青花郎在2017年銷售額(按出廠價口徑計算)在5億~6億元。“也就是說,青花郎只是茅臺的百分之一,兩者并不在一個層級上。”
盡管2018年郎酒宣布重新回到百億陣營之中,但是,郎酒集團方面并未透露青花郎的具體銷售情況。
不過,從京東商城和蘇寧易購(11.510, -0.03, -0.26%)等各大電商平臺來看,青花郎的終端銷售價格依然低于1000元/瓶。
而早在2018年1月,汪俊林就曾放話“確保青花郎的成交價穩定在1000元以上”,因此,青花郎的挺價策略也被指失敗了。
除此之外,《五谷財經》還注意到,為了從光大銀行(4.000, -0.02,-0.50%)成都小天竺支行借款,郎酒集團還做了動產抵押,即古藺縣二郎鎮郎酒廠黃金壩庫區11、12和13號酒罐,被擔保債權數額高達4億元,期限從2018年2月6日至2019年2月5日。
"前幾年,由于三公消費影響,白酒企業日子一度艱難,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只能抵押酒罐向銀行借款,”一位證券從業人士告訴《五谷財經》,但是,近兩年,大型白酒日子紅火,現金流十分充沛,可以說是“不差錢”,因此,都很少會向銀行借款,所以郎酒此舉耐人尋味。
據《五谷財經》不完全統計,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末,貴州茅臺(741.150, 1.15, 0.16%)、五糧液(70.320, 0.45, 0.64%)、山西汾酒(47.510, 0.16, 0.34%)、古井貢酒(77.030, 0.25, 0.33%)、洋河股份(109.750, 0.67, 0.61%)、今世緣(19.540, 0.18, 0.93%)等上市白酒企業,很多企業的借款余額都為“0”,個別企業存在借款,但額度也很低,比如洋河股份只有不足11萬元的長期借款,根本無法與郎酒集團相提并論。
截止2月19日,郎酒集團并未針對主流媒體報道其向渠道嚴重壓貨一事進行官方回應,同時,除了宣稱百億業績之外,也未披露現金流、凈利潤等其他財務指標。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