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2 09:36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銀之杰(10410,002,019%)8月20日晚發布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637億元,同比增長338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2816萬元,同比下降8731%
銀之杰本期營收增長,但凈利潤卻大幅下降,僅為上年同期凈利潤的12.69%,呈現出增收減利的趨勢。并且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現負值,這也是近幾年來上市公司首次出現扣非后凈利為負。
新浪財經通過分析財報,解讀本期凈利潤大幅下跌的原因。
毛利率呈下滑態VS營收增速放緩
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金融信息化服務、移動商務服務、電子商務三大業務領域。主要為銀行等金融行業客戶提供與支付結算、風險防控、業務流程再造、自助服務等業務相關的軟件產品、軟件開發、金融專用設備和技術服務。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7億元,營業成本4.16億元,本期毛利率34.66%,2017年同期毛利率為35.53%,同比下降0.87個百分點。
縱觀公司近幾年毛利率變動發現,自2013年至2018年上半年,除18年上半年較17年末上升1.37個百分點小幅度回升外,整體毛利率水平處于不斷下滑趨勢,。自2013年高點至18年下降了18.90個百分點,毛利率水平幾乎下降一半。
公司稱在移動商務領域為了獲取優質大客戶,提升短信市場份額,帶動后續創新業務的市場占有率,以較低的毛利率服務客戶,形成收入增加、毛利率降低的變動情況。
較低的毛利率意為擴大市場份額,謀求未來業務的高速發展,但縱觀近幾年營收的變化趨勢,卻呈現增速下滑態勢。
18年上半年營收增速為33.87%,2017年同期營收增速為28.47%,較同期增長5.04個百分點。單從18年半年報來看本期營收增速小幅度擴大,但結合近幾年數據分析,整體營收在不斷擴大,但增速卻有所放緩。自15年營收增速達至高點后,整體營收增速又呈現下降趨勢。
以毛利率下跌為代價以求營收的增長僅能在短期內搶占市場,而作為主打信息技術服務的公司,其核心產品的技術水平的提高才能帶來持久的競爭力。但新浪財經發現,公司對于研發的投入卻在不斷縮減。
2013年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重達33.03%,但近幾年來卻不斷下滑,至2018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僅占營收的3.69%,縮減了近10倍。
應收賬款暴增71% 壞賬損失拖累業績
新浪財經發現,本期營收雖實現增長,金額高達6.37億元,但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卻為-9180.14萬元,同比下降96.33%。
營收增長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流出向,究其原因,主要為本期的銷售款多以應收賬款的方式掛賬,而非貨幣資金。
數據顯示,本期應收賬款金額為4.95億元,17年末應收賬款金額為2.89億元,僅上半年應收增加金額就達2.06億元,暴增71.14%。本期營收為6.37億元,2018年上半年應收賬款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77.71%。
對于應收賬款的增長公司解釋稱:“主要系金融信息化業務增長和子公司億美軟通移動商務服務業務增長所致。”
應收賬款暴增,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負,也就意味著本期銷售規模雖有所擴大,但并沒有收到對應的貨款,增長的收入增加的是“賬面利潤”,而未帶來資金的正流向。
值得關注的是,企業按賬齡法對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因此應收賬款的暴漲也使得資產減值損失的激增。本期資產減值損失金額為1218.63萬元,2017年同期金額為71.60萬元,同比增長1601.89%。
其中本期資產減值損失中全部為壞賬損失,而資產減值損失會沖減利潤,其增加則會使凈利潤相應減少,本期因計提壞賬準備而減少的利潤金額為1218.63萬元,是凈利潤總額的近4倍。
也就是說本期營收的增長不僅未帶來經營活動資金的正流向,反而使得應收賬款暴增,導致產生大額減值損失,進而削減了凈利潤。
對外投資不佳傷業績 損失占凈利潤1147.01%
新浪財經發現,導致本期凈利潤大幅縮減的重要原因還在于投資收益確認損失的影響。本期投資收益金額為-3445.68萬元,17年同期金額為-938.95萬元,損失不斷擴大,同比變動266.97%。
投資收益全部來自于參股公司業績虧損而確認的損失,本期因確認該損失導致凈利潤減少3445.68萬元,占凈利潤的1147.01%。可見對參股公司的投資不佳使得本期凈利潤大受影響。
本期權益法核算的聯營企業共9家,其中7家虧損,僅兩家盈利,并且盈利業績對本公司凈利潤影響均在10萬以內。
然而,對外投資傷業績不僅僅表現在2018年上半年,數據顯示,自13年公司開始對參股公司投資以來,至今投資收益均顯示為損失,一直在削減上市公司凈利潤。
進一步分析發現,參股公司多為票聯金融服務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息服務公司等。上市公司對其投資的目的在于整合供應鏈資源,延伸金融服務領域業務,形成綜合金融生態服務體系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除對原有業務的延伸外,公司近幾年來致力于創新業務的戰略布局,涉及業務有3類,分別為個人征信業務、互聯網保險業務、證券業務。18年上半年,三大業務涉及的參股公司業績均虧損。
2015年1月,公司通過子公司華道征信入股的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獲得個人征信業務經營許可,并于2018年5月在深圳正式掛牌成立,自此打開個人征信業務市場,報告期內華道征信實現營收1131.80萬元,凈利潤-310.80萬元,對公司投資收益影響為-124.32萬元。
2016年2月,公司參與發起設立的互聯網保險公司易安保險經中國保監會批準正式開業運營,而易安保險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6435.28萬元,對公司投資收益影響為-2465.29萬元。
2017年6月,公司參與發起設立的合資證券公司東亞前海證券經中國證監會批準籌建。2017年12月,東亞前海證券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對外開展業務。而東亞前海證券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為-2,796.49萬元,對公司投資收益的影響為-729.88萬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