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9 10:2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時隔一年,三變科技再啟重組事項。此次公司將目光瞄準了同處電力行業的宏力達,擬發行股份收購其100%股權,公司股票自2月18日起停牌。
時隔一年,三變科技再啟重組事項。此次公司將目光瞄準了同處電力行業的宏力達,擬發行股份收購其100%股權,公司股票自2月18日起停牌。
本次交易的對價與股份發行價格尚未最終確定,公司預計交易所涉金額將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在經歷了業績下滑、轉型艱難、股東減持等重重困局后,三變科技此次收購能否順利成行?又將給公司未來發展帶來什么?諸多疑問有待公司的后續披露作答。
“牽手”同行
2月18日,三變科技因擬披露重大事項而于開市起停牌。隨后,公司發布午間公告吐露詳情:公司擬發行股份向宏力達全體股東購買其100%股權。據雙方《重組框架協議》約定,此次標的資產的交易對價將以資產評估報告確認的評估值確定;股份發行價格則將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市場慣例,由交易各方協商確定。交易完成實施后,鴻元集團等宏力達股東將成為三變科技股東,該事項預計將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公告顯示,標的資產宏力達注冊資本為4363.27萬元,經營范圍包括信息技術、計算機軟硬件、電力系統網絡智能化工程等。宏力達在其官網中介紹,公司定位為智能配電網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客戶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除了智能配電網領域的相關產品外,宏力達還涉足電力云和大數據、電力地理信息系統(GIS)、物聯網通信等領域的研發。
“同處電力行業,應該說雙方存在一定的業務協同。尤其是變壓器、電機這些電力設備,近年來產能過剩的問題比較嚴重,行業集中度低,競爭也非常激烈。高端化、智能化肯定是行業發展的前景,但具體還要看雙方如何合作。”有業內人士表示。
從上海證監局官網上查詢了解到,宏力達已于今年1月底終止了上市輔導,理由為“對上市計劃進行了調整”。
“標的公司選擇放棄獨立IPO的路徑,轉道通過重組實現資本化,一方面說明其合作的誠意比較足;另一方面結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的標準來看,標的的估值應該會有一定分量。當然,是否構成借殼,還要看后面的方案披露。”一位投行人士表示。
數次跨界未果
此前,三變科技曾有過數次跨界未果的經歷。
去年2月,三變科技宣布終止其正在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據了解,該次重組標的所處行業為軍工火器制造行業。由于公司實控人與交易對方未能就方案達成一致意見,此次跨界最終止步于“合作意向”。
更早些時候,三變科技還曾盯上了地鐵移動互聯網產業。2015年,公司擬以28億元的對價,收購周發展、奇虎三六零等13名股東持有的南方銀谷100%股權。主要從事地鐵Wi-Fi、地鐵iBeacon、地鐵電視建設與運營的南方銀谷,被視為三變科技進軍地鐵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切入口。但該事項最終因證券市場環境及監管政策的變化,交易各方無法就重組細節達成一致意見而告吹。
頻頻尋求轉型的背后,是業績增長的乏力。公司2018年三季報顯示,三變科技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4491.49萬元。2017年公司虧損達1.25億元,若2018年仍不能扭虧為盈,則有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或為補血,公司自去年起已出售了旗下多處資產。2018年3月,三變科技以625萬元的價格出售其持有的北京某房產。同年10月,公司再度公告,擬在不低于評估價的基礎上公開掛牌出售9處房產。眼瞧“大考”將至,公司隨后又對其中未售出的5套房產做了九折“降價處理”。公司去年還通過轉讓參股公司銀座村鎮銀行4.125%股權,套現2208.12萬元。在引來深交所問詢后,三變科技解釋稱,上述交易系盤活資產,為主業提供資金支持。
另一邊則是公司股東的紛紛減持。近年來先后被多家機構及時任董事長盧旭日舉牌的三變科技,2018年卻相繼迎來了盧旭日的辭職減持與車城網絡的清倉退出。
此番攜手宏力達,能否成為三變科技破局的關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