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0 11:20 | 來源:未知 | 作者:伍書哲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康美藥業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復星醫藥陷入“舉報門”事件、云南白藥牙膏事件,使得這些醫藥公司紛紛失守千億市值,截至2018年年底
當然,在它15年慢牛走勢的背后,常年穩定增長的凈利潤、從不缺席的分紅和穩健的財務風格讓它成為了眾多投資者追捧的重要因素。
從凈利潤上看,它近9年的凈利潤走勢堪稱完美,在過去8年里,它的凈利潤增速均達到了兩位數,而剛剛過去的2018年表現,它的凈利潤增速僅次于2015年,為近三年最佳。
在它高毛利率的背后,離不開產品藥效良好的因素,這與自身持續的研發投入有很大關系。2018年它的研發費用高達2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1.81%,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5.33%,保持了過去五年來研發占比上升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恒瑞醫藥高昂的研發支出,全部都被做成了管理費用,沒有任何資本化,提升了其財務報表的資產質量。
從具體產品上看,天風證券(7.92 -0.38%,診股)認為,隨著公司2018年重磅新品硫培非格司亭、吡咯替尼、白蛋白紫杉醇的集中獲批上市,公司未來腫瘤業務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創新藥業績有望迎來高速增長期。
新藥上市失敗、高估值、減持風險不容忽視
雖然恒瑞醫藥交出了一份滿意的2018年財報,但是它的隱憂仍需值得關注。
在今年1月28日和29日,恒瑞醫藥因為PD-1單抗藥遭遇了過山車的行情。
在此簡單介紹一下PD-1究竟是何方神圣。它是一種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主要配體為PD-L1。兩者結合后就會抑制免疫系統,使免疫系統不再正常工作,也就無法遏制腫瘤細胞生長。
目前,國內有兩家公司的PD-1已經獲批,恒瑞醫藥的PD-1仍處于暫停審批狀態。而該項藥物的審批上市,將成為它繼續拓展抗腫瘤市場的利器。從當前券商研報的預期來看,恒瑞醫藥的該種藥物有望在今年第一季度上市。不過創新藥研發的不確定性會使得其發展前景撲朔迷離。
除此之外,恒瑞醫藥的每股經營現金流、高估值和減持情況都不容投資者忽視。
常言道,熊市之中,現金為王。雖然恒瑞醫藥今年年報的貨幣資金達到了38.9億元,但是它的每股經營現金流創下了近7年來的最差水準,與過去8年凈利潤增速達到兩位數的壯舉不大匹配。
同時,它的高估值也是難以回避的話題。截至今日收盤,恒瑞醫藥12.24倍的PB、59.77倍的PE在A股的醫藥行業都是很高的。
除此之外,機構對它的看法出現了較大分歧。從年報的持股變動來看,與三季報相比,西藏達遠投資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都對它進行了減持,連云港市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奧本海默基金對它進行增持。
而且,在去年下半年,公司高管對其進行了頻繁減持。從減持高管名單來看,李克儉、孫緒根、袁開紅、蔣素梅等均是恒瑞副總經理,蔣新華則是恒瑞的董事兼副總經理。
雖然說恒瑞醫藥存在著產品研發失敗、高估值、股東減持等問題,但國內需要的,是更多像它專注于主業的實體公司。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眾多黑天鵝事件讓醫藥行業遭遇了很大的沖擊,希望眾多制藥公司能夠像恒瑞醫藥一樣,在堅守道德底線的同時,積極研發出更多用得起的新藥來造福患者,并用穩定增長的凈利潤來回報眾多關注醫藥行業發展的投資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