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3 10:15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函件顯示,4月20日,八菱科技披露公告稱,擬以自籌資金向大姚麻王科華生物(11.720,?-0.07,?-0.59%)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科華生物”)增資6600萬元。增資完成后,公司將持有科華生物22%的股權。其中,科華生物營業范圍包括了工業大麻產品研發、加工、生物萃取、銷售等。深交所對上述事項表示高度關注,并就十項問題進行問詢。
八菱科技(25.720, -2.86, -10.01%)4月22日下午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函件顯示,4月20日,八菱科技披露公告稱,擬以自籌資金向大姚麻王科華生物(11.720, -0.07, -0.59%)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科華生物”)增資6600萬元。增資完成后,公司將持有科華生物22%的股權。其中,科華生物營業范圍包括了工業大麻產品研發、加工、生物萃取、銷售等。深交所對上述事項表示高度關注,并就十項問題進行問詢。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兩位股東近期啟動減持計劃,而4月22日為減持實施的起始日。巧合的是,前一交易日(4月19日)晚間,公司披露了布局工業大麻的動向。
無獨有偶,近期股價飛漲的珈偉新能(6.940, -0.59, -7.84%)公告中直言石墨烯相關報道利好公司股價,而豪言背后,公司高管已經“磨刀霍霍”擇機減持,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丁孔賢擬自3月20日起3個交易日后的兩個月內(窗口期不減持)擬減持20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2465%。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近期上市公司對于市場熱點的態度異常踴躍,頻繁開展新業務。而有時“講故事”成本并不高,拿出幾百萬元就可以布局某某尖端領域。而公司股價瞬間“起飛”后,這點成本早就是“九牛一毛”。對于上述情形,監管機構開啟了一輪“刨根問底”式問詢,試圖讓“故事大王”現原形。
減持時點“精準”
深交所在對八菱科技的關注函中指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科華生物凈資產為-58.26萬元,凈利潤為-58.26萬元。深交所要求結合科華生物財務狀況、歷次增資情況等說明本次交易對價的合理性。補充說明本次交易相關事項的商討過程,包括但不限于具體溝通的時間、地點、參與人員等,并據此提供相關內幕信息知情人名單。
此外,深交所要求核查八菱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董監高過去六個月買賣股票情況,并說明上述人員未來六個月是否存在減持計劃,是否存在利用工業大麻概念炒作股價配合股東減持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八菱科技近期確有關注函提及的高管減持計劃。
八菱科技4月2日公告稱,持有公司股份1866.41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 6.59%)的股東、董事兼副總經理黃志強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或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66.6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65%)。持有公司股份1556.1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49%)的特定股東陸暉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或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556.18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49%)。
按此時間計算,4月22日正是黃志強與陸暉的計劃減持起始日。巧合的是,公司在前一個交易日(4月19日)晚間披露了布局工業大麻計劃。八菱科技在4月22日出現跌停,以28.58元/股收盤。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公告發現,黃志強、陸暉此次擬減持股份,早前曾計劃協議轉讓給顧德逵,三方于2018年12月6日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
但上述轉讓最終并未成行。八菱科技今年3月30日披露,截至目前,黃志強已收到顧德逵的股份轉讓價款1600萬元,陸暉尚未收到顧德逵的股份轉讓價款。陸暉因部分股份質押到期,急需資金償還負債,顧德逵預計不能在股份轉讓協議有效期限內籌措足夠資金并按股份轉讓協議約定之方式支付股權轉讓價款,股份轉讓協議無法繼續履行,經雙方協商一致,于2019 年3月29日簽訂了終止協議,決定終止股份轉讓協議。
八菱科技曾在2018年5月披露,陸暉將其持股全部進行質押。
主動“攀親戚”
除了工業大麻,近期熱點亦有石墨烯。
珈偉新能在4月17日、4月18日、4月19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公司例行披露了情況說明,其中大談特談處于市場風口的石墨烯。
公司表示關注到關于石墨烯的相關報道,擁有化學摻雜邊緣結構的石墨烯具有很高的氫生成能力,能大幅增強氫生成反應。隨著氫能應用上升到國家戰略,行業應用空間巨大,氫氣作為燃料電池產業的關鍵基礎,市場巨大,規模驚人。石墨烯作為最有潛力的新材料之一,氫能制造領域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機構預計到2020年石墨烯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30億元左右。
珈偉新能不忘在此時“攀親”。公司稱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國創珈偉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石墨烯材料開發、生產及銷售;石墨烯導熱散熱、石墨烯導電、石墨烯防腐及相關石墨烯功能應用產品的開發、生產及銷售等。公司直呼:“該消息利好公司股價。”
深交所4月22日向珈偉新能發去關注函。
深交所要求補充披露深圳市國創珈偉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度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及凈利潤,并分類別列示石墨烯相關產品的產銷量數據、銷售收入、毛利率情況。補充披露公司石墨烯產品的生產工藝、具體性能、主要應用領域,并結合產業化應用及生產環節的技術難點、拓展市場面臨的困難、相關業務收入占比及公司未來主要發展規劃等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此外,深交所還要求結合媒體報道所涉事項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具體影響及對于上述問題的回復,說明公司作出“該消息利好公司股價”的判斷依據,是否存在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及誤導投資者的情形。并說明公司近期接待機構及個人投資者調研、回復投資者咨詢等情況,是否存在違反信息披露公平性的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股價“起飛”狂夸石墨烯的一個月前,珈偉新能披露了一則減持預披露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丁孔賢擬自公告披露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的兩個月內(窗口期不減持)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丁孔賢直接持有公司股份7384.6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8.79%;本次擬減持20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2465%。
交易所“刨根問底”
近期上市公司的開展新業務熱情高漲,三兩天頭帶領A股股民學習新知識。
4月17日,萊茵生物(11.640, -1.10, -8.63%)披露稱,公司美國全資子公司Layn USA,Inc.與美國工業大麻種植公司BoMar Agra Estates,LLC簽訂《高含量CBD工業大麻原料供應協議》,擬采購高含量CBD工業大麻原料,為公司進行工業大麻產品的相關研究、工藝優化、市場測試、商業談判等創造基礎條件,合同金額為360萬美元(約為2415.60萬元)。
4月18日,諾普信(10.520, -0.62, -5.57%)披露與云南誠邦富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及增資擴股合作框架協議》,擬收購云南華云金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2.94%股權。云南華云金鑫的經營范圍包括工業大麻的種植、加工,生物技術推廣等服務。同日,公司披露與黑龍江省科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開展漢麻、黑蒜、糙米等功能性食品、藥物、生物有機肥等高價值產品開發,并對其工業大麻的品種區域試驗、有效成分提取以及麻纖維麻籽的深加工產品的開發制定相應的企業標準及專業培訓。
4月18日早間,深大通(15.990, -0.57, -3.44%)披露公司與北京天益新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擬成立大通-新麻有限合伙企業(名稱經工商注冊后最終確定),主要投資方向為:工業大麻的全產業鏈整合及拓展,CBD產品的研發及境內外銷售,并將就區塊鏈與工業大麻業務場景的切入和深度結合進行探索,以獲取協同效應和價值釋放。
4月19日午間,德爾未來(10.810, -0.20, -1.82%)披露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廈門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與諾貝爾獎獲得者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博士及其團隊共同投資設立了廈門英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廈門英烯注冊資本為500萬元,其中烯成石墨烯出資50萬元,出資比例為10%。公司股票午后漲停。
4月22日,美都能源(4.100, 0.33, 8.75%)提交2018年年報稱,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石墨烯專利研發,并稱公司與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石墨烯材料研究中進行合作。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對于上市公司開展業務涉及市場熱點的情況,監管機構關注點比較集中,主要圍繞投資項目進行的可行性分析、必要性、與主業協同效應,董監高是否有減持計劃,利用概念炒作股價減持。對于有些披露數額較小未達到披露標準的,監管機構詢問公司自愿披露的具體原因和考量、是否存在蹭熱點炒作股價的動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