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5 02:44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雖然成立已有八年,但截至2018年末方正富邦基金管理規模僅為137.47億元。與其同年成立的券商系基金公司國金基金和安信基金,規模卻都在300億元以上。
2018年該公司凈利潤為-1713.55萬元,年末公募管理規模為137.47億元,但其中權益類基金僅有可憐的9.37億元
2018年對于中小型基金公司并不“友好”。哪怕有著臺灣蔡氏家族的支持,方正富邦基金依舊不見明顯起色。
根據方正證券(601901)(601901.SH)日前公布的2018年年報披露,旗下方正富邦基金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4億元,而凈利潤則為-1713.55萬元。雖然截至去年末其公募管理規模同比增長近5億元至137.47億元,但其中權益類基金僅有區區的9.37億元,占比不過6.87%。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自2011年成立以來,該公司高管變動較為頻繁,從總經理、督察長到董事長早已更迭了三批,而基金經理離職更是家常便飯。
就投資者較為關心的凈利潤下滑、業績不佳等問題,《投資時報》向方正富邦基金發送溝通提綱,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陷入虧損泥潭
方正富邦基金是獲批的首家陸臺合資基金公司,不過其發展軌跡并沒有因臺灣重量級股東的加持而變得不同。
2018年,該公司實際虧損1713.55億元。當然,唯一的好消息是——虧損幅度有所收窄,凈利潤同比還增長了63.89%。
事實上,方正富邦基金也曾度過盈利的“甜蜜期”,只是美好的時光較為短暫。根據可查閱的財務數據,2013年其虧損4623.41萬元;2014年虧損降至289.03萬元;2015年借助股市大漲首次實現扭虧為盈,全年凈利潤為1236.26萬元;2016年雖然凈利潤有所下滑,但仍創下了504.59萬元的盈利;然而經營好轉的態勢卻在2017年戛然而止,當年大虧4745.34萬元。如若添加2018年的表現,則該公司過去六年累計虧損8630.48萬元。
一家基金公司的業績情況往往與管理規模緊密相關。天天基金網顯示,雖然成立已有八年,但截至2018年末方正富邦基金管理規模僅為137.47億元。與其同年成立的券商系基金公司國金基金和安信基金,規模卻都在300億元以上。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該公司在2018年11月、12月共計成立了四只基金,包括兩只債券型基金、兩只ETF基金,成立之初的管理規模共計11.36億元。這意味著,新基金所提供的增量未能遏制總體規模的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4月,方正富邦基金曾被證監會責令整改暫停受理公募基金產品注冊申請12個月,而2018年年中重新獲得新基金申報資格后,上述四只基金亦是首次發行并成立的新基金。
權益投資業績平平
方正富邦基金旗下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只有兩只(份額合并計算),均為偏股混合型基金,分別是方正富邦紅利精選、方正富邦創新動力(310328)A/C。而方正富邦創新動力C成立于今年2月20日,尚難以進行業績比較。
方正富邦創新動力A成立于2011年12月,在符健單獨管理該基金之前,沈毅、徐超也曾出現在基金經理名單中。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該基金今年以來、近一年、近兩年、近三年凈值增長率分別是16.28%、1.01%、-4.39%、-16.9%,同類排名分別為626/723、279/621、396/528、464/496。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該基金2018年凈值回撤22.91%,同類排名254/577,且其在2018年各個季度前十大重倉股票更換頻繁。
從該基金2018年的各季度季報來看,一季度、二季度的重倉股僅有一只重復,為萬達電影(001739.SZ),同時偏向于重倉醫藥、傳媒、通信、新能源汽車行業。而三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票全部更換,已加倉銀行、地產、建筑建材類公司,此前的醫藥、傳媒、新能源汽車類公司則告消失。到了四季度,重倉股再次“大換血”,這一次轉為重倉計算機、傳媒、通信等科技類行業。如此高頻率的風格切換,顯示基金經理對于己方選股策略的搖擺。
另一只基金方正富邦紅利精選2017年重倉持有消費白馬股。由于踩準了當時的市場行情,其全年回報率為25.67%,排名同類前1/4,各季度末的管理規模也均保持在2億元左右。
方正富邦紅利精選2018年大體延續了上一年的投資風格,但“運氣紅利”似乎用盡——由于市場低迷凈值回撤20.66%,且基金管理規模逐季減少,截至2018年末僅有0.09億元,已隨時面臨清盤的風險。
該基金2018年業績不佳或與股票倉位過高有關。四個季度該基金資產配置中股票占比分別為80.65%、82.56%、88.50%、90.03%。
然而,在2018年整體“比慘”的大環境下,方正富邦紅利精選同類排名尚且能處于前1/3,但在行情回暖的2019年,該基金業績排名卻直線下滑。截至4月29日,其今年以來回報率為8.95%,同類排名694/723。
基金經理捉襟見肘
人才緊缺從來是制約中小型基金公司發展的重要瓶頸。《投資時報》研究員翻閱方正富邦基金人事變動公告發現,自2018年今年3月12日,共有三位基金經理離職,包括鞏顯峰、沈毅、徐超。
沈毅是公募圈中赫赫有名的固收老將,成名于泰達宏利基金,曾在該公司擔任固收業務部門總經理,轉戰方正富邦基金后,也曾一度身兼投資總監和研究總監要職。不過,其在2018年12月17日因個人原因離職。
幾個月之后,與沈毅共同管理基金產品且同樣有泰達宏利基金從業背景的徐超遭到方正富邦基金解聘,致使本就實力單薄的基金經理隊伍更顯得捉襟見肘。
天天基金網顯示,目前方正富邦基金公司共有五位基金經理,分別是方偉寧、王健、吳昊、符健、程同朦,累計時間超過三年的僅有王健一人,剩余四人累計任職時間不足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符健、方偉寧各自管理一只基金,王健及程同朦則共同管理六只固收類基金,吳昊則承擔了五只指數分級基金、ETF基金的管理。
或是為了培養人才,2018年方正富邦基金對新人委以重任。以方偉寧為例,從其此前從業經歷來看,其在管理方正富邦紅利精選之前并沒有公募基金產品管理經驗,而是從事研究類工作。若要提振整體投資業績,該公司的團隊建設顯然還有一段路要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