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30 08:42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方麗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這五只基金團隊配備來看,為了做好投資,各家公募都派出“精兵強將”,更有華安、鵬華等公司開啟了“團隊作戰”模式,分別有五位、三位基金經理管理旗下基金。
證券時報記者方麗
延續了首批科創基金獲批即發行的快節奏,本周一拿到批文的第二批科創主題基金也快速進入發行。此次科創主題基金明確可以參與科創板股票戰略配售和網下打新,同時封閉運作期內股票倉位可以0-100%,這非常考驗基金公司的投資能力。
從這五只基金團隊配備來看,為了做好投資,各家公募都派出“精兵強將”,更有華安、鵬華等公司開啟了“團隊作戰”模式,分別有五位、三位基金經理管理旗下基金。其他基金公司除了基金經理外,也有內部“科創板小組”提供投研支持。
業內分析人士建議,投資者在選擇科創主題基金時,可以將基金管理人在科技領域的投資研究實力作為一個重要的考量指標。
五人管理一只基金
第二批科創基金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基金經理人選了,這次較為引起市場關注的是不少公司采取“團隊作戰”管理基金。
華安科創主題3年封閉基金就采取五人團隊管理,擬任基金經理分別為胡宜斌、李欣、謝昌旭、賀濤、鄭如熙。其中胡宜斌、李欣、謝昌旭三位權益基金經理平均從業經驗在7年以上,具備“科技+醫藥”專業背景,擁有電子產業、互聯網公司等實業工作經驗,契合科創板投資;賀濤、鄭如熙兩位固收基金經理擁有平均近18年的從業經驗,在信評、風控、交易、投資、打新等領域均有豐富經驗。
此外,華安基金組建“科創板戰配新股詢價小組”,由華安基金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翁啟森擔任小組總負責人,研究部跟蹤各科創板上市公司基本面,并形成報告和評級,詢價小組積極集體討論,合理定價,為投資者把握科創企業投資機會;另外一方面,也借助外部資源優勢,已經與科創板儲備資源豐富的各大主流券商深度合作,在公司調研、戰略配售、網下發行等環節上站在行業前沿。
鵬華旗下的科創主題基金也采取三位擬任基金經理的“作戰方陣”,分別為李韻怡、李君、金笑非,三人互有側重,其中李韻怡重在新股投資,從事新股定價工作超10年;而固收投資經驗豐富的李君側重于固收,有10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而金笑非更偏權益股票,醫藥科技行業研究員出身,7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
打起“科創小組”后援
有些公司雖然僅采取一位或者兩位基金經理管理科創主題基金,但是公司內部也設置了“科創小組”來做后援。
如廣發科創主題3年封閉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為李巍,他偏愛研究科技股領域,并管理多只權益類基金。
實際上,廣發基金也有專門科創板小組支持。廣發基金研究部總經理孫迪表示,已經在研究部成立了專門的科創板研究小組,計劃在6月底之前完成已受理科創板企業全面的梳理和重點公司深入覆蓋。他強調,對于處于高速成長期或者短期高投入利潤率較低甚至為負的公司,將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如現金流折現、EV/EBITDA、PEG、分部估值等方法。
富國科創主題3年封閉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則是李元博和俞曉斌,從這兩位投資經驗來看,更多是偏“一股一債”式搭配運作。值得一提的是,李元博擁有10年證券從業經驗,曾先后在湘財證券、天治基金、匯豐晉信基金擔任研究員以及科技主題基金的基金經理,在科技、成長領域有豐富的投研背景。
高源和李文賓則是萬家科創主題3年封閉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其中高源曾任光大證券研究員,安信證券研究部高級研究員,申萬菱信投資管理部高級研究員、基金經理等職。2017年4月進入萬家基金工作,現任多只權益類基金的基金經理。而李文賓曾在中銀國際證券工作擔任研究員、華泰資管擔任研究員,2015年11月進入萬家基金工作,管理多只債券型、混合型產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