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9 07:48 | 來源:阿爾法工場 | 作者:尋瑕小姐姐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稿件由尋瑕記授權,作者尋瑕小姐姐?導語:悲歡劇情背后,盡是無奈和必然。?1986年11月14日,鄧小平會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代表團,并將一張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當做禮物送給了紐交所董事長約翰?范爾...
稿件由尋瑕記授權,作者尋瑕小姐姐?
導語:悲歡劇情背后,盡是無奈和必然。
?
1986年11月14日,鄧小平會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代表團,并將一張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當做禮物送給了紐交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
?
范爾霖則回贈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證章,并親自到上海靜安證券業(yè)務部辦理了飛樂股票的過戶手續(xù)。
?
國際社會對這一歷史性時刻發(fā)出驚呼:“中國與股市握手!”
?
1990年底,一北一南,滬深交易所相繼成立,但直至2001年,兩家交易所才各自“迎來”首家退市股,上交所的PT水仙和深交所的PT粵金曼。
?
這期間,退市制度也從無到有,經歷了十年蝶變,十年進化。
?
退市制度脫胎于94年公司法和99年證券法的部分條款,2001年后,在ST和PT制度的映襯下逐步完善,并明確了交易所的退市決策權,配套了退市后轉至代辦系統的制度安排。
?
但原退市實施辦法對申請恢復上市補充材料并無時限,部分公司借機鉆空子,通過補充材料一延再延,“僵尸企業(yè)”漂浮長達數年之久。
?
2012年,退市制度改革,滬深交易所《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正式出爐。
2014年,確立了“主動退市”和“強制退市”兩大體系及重大違法違規(guī)退市制度,A股退市制度進入新階段。
2018年,明確了上市公司涉及到公共安全、生態(tài)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可觸發(fā)退市。
?
盡管退市制度一路演進,2001年-2018年,A股年均退市率僅為0.38%,遠低于同期紐交所6%、納斯達克市場9%和東京交易所超過10%的退市率。
?
(點擊可看大圖)
?
A股退市難,一方面是為保護中小投資者,不敢輕易決定退市;另一方面則是核準制下,上市的巨大利益和殼資源的稀缺屬性,在屬地的稅收、就業(yè)、社會關系的盤根錯節(jié),使得上市公司股東、地方政府都有極強的“保殼”動機。
?
現有的制度安排,也允許上市公司通過調節(jié)非經常性損益來避免暫停上市;破產重整制度更是為退市留下了“逃生門”。
?
盤點10余家公司的退市往事,悲歡劇情背后,也帶有某種無奈和必然。?
?*ST創(chuàng)智:被中小股東否決了的求生路
?
2012年底,滬深交易所暫停上市企業(yè)已達24家,交易所修訂退市制度,試圖解決過去5年漂浮在A股上空“停而不退”的死魂靈。
?
交易所對2012年1月1日前暫停上市的企業(yè)做出是否準恢復上市的決定。最終,*ST創(chuàng)智和*ST炎黃兩家公司被否。
?
和很多危機邊緣的公司一樣,2004-2006年,*ST創(chuàng)智經歷了大股東占款、上市公司違規(guī)擔保,導致連續(xù)虧損而被暫停上市。
?
2006年,公司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新宇集團,但因為潛在負擔過大,新宇集團于2007年4月退出。
?
2007年,公司通過處置資產和債務豁免,產生了4000多萬的凈利潤。同時,大地集團經拍賣受讓了原大股東的股權,并試圖通過破產重整,解決潛在擔保、債務和資不抵債的問題,同時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注入新業(yè)務,一切似乎在朝好的方向發(fā)展。
?
在顛簸的保殼大道上,大股東和中小投資者一路打架,最終打到了退市的末路。
?
第一戰(zhàn),破產重整方案之爭。
?
2011年3月,創(chuàng)智成為首家破產重整草案增加了股東網絡投票渠道的上市公司,由于對讓渡股份的安排不滿,通過網絡集結的中小股東合力反對,一舉否決了破產重整草案,被視為“網絡時代股民的勝利”。
?
兩個月之后,重整方案下調了中小股東的股份讓渡比例,才最終得以通過。
?
第二戰(zhàn),重組方案之爭。
?
2011年12月,上市公司擬發(fā)行股份收購大股東關聯資產,國地置業(yè) 95.306%的股權,這一關聯資產的重組預案遭到小股東強烈抵制,并在2012年1月的股東大會上被否決。2012年5月,上市公司公開征集重組方折戟,9月,大地集團讓步,重組方案再次修改,但是同樣以微弱差距未獲通過。
?
當時*ST創(chuàng)智的董秘陳龍稱:“我們的團隊已經盡力了,對于現在這種結果,公司也沒有新的計劃。”隨后,有部分股東曾發(fā)起自救,籌集10%以上*ST創(chuàng)智少數權益股份,就原有方案再行表決,依然胎死腹中。
?
這一場以中小股東維權勝利為開端的博弈,最終走向了雙輸的境地。
?
2012年12月24日,深圳交易所以上市公司無業(yè)務收入,無持續(xù)經營能力為由,否決了*ST創(chuàng)智的恢復上市申請,進入股轉系統的*ST創(chuàng)智變身“創(chuàng)智5”,中小股東追悔莫及。曾沖擊中小板失敗的天瓏移動伺機借殼,籌謀重新上市,是為后話。
?
?*ST炎黃:虛構收入試圖避免退市未果
?
*ST炎黃是托普系的企業(yè)。
?
1999年,紹興人宋如華用12萬美元買下了www.chinese.com的域名,并宣布投資6億元建設面向全球華人的“炎黃在線”,巨幅的紅色風暴廣告“讓我們一起搞大”遍地開花,也讓炎黃在線成為當時燒錢僅次于網易的互聯網公司。
?
2000年9月,托普系受讓金獅股份的股權,更名為“炎黃在線”,成為國內第一家以網站命名的上市公司。
?
2002年,托普十周年慶,宋如華拋出“招聘5000名軟件工程師”的豪言,21世紀經濟報道一篇《托普泡沫》將極盛之時的托普系推向輿論風口,擔保丑聞、產業(yè)空心、資金鏈斷裂,托普系危機全面爆發(fā)。
?
2004年3月,托普系的實際控制人宋如華以2元錢出讓托普軟件股權,抽身飛赴美國。炎黃在線違規(guī)擔保導致巨額虧損等問題也集中顯現,2003年至2005年連續(xù)三年虧損,2006年5月暫停上市。
?
2006年9月,托普系持有的*ST炎黃的控股權被拍賣,中企華盛通過拍賣接手上述股權。此后,*ST炎黃的三次重組均告失敗,2009年,*ST炎黃擬收購北京潤豐房地產公司,
卻因地產政策調控無法借殼上市而擱淺。
?
2011年,南方報業(yè)擬借殼*ST炎黃,但需取得中宣部的批復文件,南方報業(yè)連續(xù)兩次溝通未果;2012年,*ST炎黃與山東魯地投資控股籌劃鐵礦資產注入,5個月后仍以失敗告終。
?
這期間,只身赴美的宋如華在2011年主動回國,一入境便被逮捕。
?
2012年,*ST炎黃財務造假行跡敗露。為避免退市,2006年度,*ST炎黃通過隱匿關聯方開展了虛增物流代理收入、虛增債權轉讓收入等業(yè)務,虛增收入約249.85萬元,并因此由虧轉盈。
?
最終,“停而不退”長達6年之久的*ST炎黃,申請恢復上市事項未能通過。
?
?*ST長油:救不起的國企
?
闊別A股四年半的*ST長油是退市企業(yè)重新上市第一股,也曾喜提“徐翔獄中躺賺5500萬”的頭條。
?
*ST長油的退市,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國際航運市場和金融危機的影響。2010年至2013年連續(xù)4年虧損,2013年虧損達到59.19億元,作為一家國有企業(yè),大股東很難通過非經常性損益的調節(jié)解決公司的巨額虧損。
?
*ST長油于2014年6月5日被終止上市,成為“央企退市第一股”。
?
*ST長油的退市和重新上市可謂路線清晰。
?
退市前,2013年審計報告計提了47億的資產減值損失,達到了認定資不抵債的條件,凈資產降低到負的20億,為后續(xù)的破產重整提供了機會。
?
退市后,長油于2014年快速實施破產重整,整體剝離了最大虧損源VLCC船舶,減少了24億元債務,并以債轉股的方式清償了62億元借款。
?
2015年至2017年,公司連續(xù)三年實現主營業(yè)務盈利,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28億元、5.6億元和4.11億元,作為大型央企,長油3年合計扣非后凈利潤超過15億元,得以披掛上陣,重新上市。
?
*ST二重的情況和長油類似,其唯一的不同是,*ST二重意識到退市已成定局,由于潛在的信息披露違規(guī)和投資者維權的問題,上市公司采用了主動退市的方式,大股東國機集團給了中小股東現金選擇權。
?
2016年,二重實施破產重整,通過降低負債率解決盈利問題,預計將在2019年申請重新上市。
?
?*ST國恒:沒有人真想救,沒有人真能救
?
資本市場上有過兩個中技系,鵬城成清波的“深圳中技”和黃浦江畔顏繼剛的“上海中技”。
?
*ST國恒退市之前,歷經了三任控股股東。
?
第一任,是中技系成清波控制的深圳市國恒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第二任,是民營“船王”任元林旗下的泰興市歷元投資有限公司;第三任,是尤明才控制的深圳中德福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
*ST國恒是成清波入主的第二家上市公司。2006年8月,深中技以4186萬元的掛牌價格買入廣東羅定中技鐵路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3個月后,羅定中技鐵路59%的股權以4.11億元的天價賣給了沒有任何鐵路建設和運營經驗的國恒鐵路,一舉豪賺3個多億。
?
2009年,國恒非公開發(fā)行股份,募集21億元,將中技集團手中的鐵路資產系數注入,用于包括羅定鐵路在內三個鐵路項目的建設。
?
2014年6月,成清波因涉嫌非法集資被批捕,中技系多家上市公司岌岌可危。
?
此時,*ST國恒已因為“缺少相關經費”交不出2013年年報,更自爆2009年的非公開發(fā)行中,9億元募集資金被挪用,引來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公司高管先后辭職,出現了“無董事長”“無總經理”“無董秘證代”的奇葩景象。
?
而在2014年1月,中技系的1.8億元持股被強制執(zhí)行給“民營船王”任元林名下的力元投資,考慮到可能存在的經營風險,新任大股東遲遲不敢委派高管。5月,上市公司一紙公告反口舉報大股東涉嫌違規(guī)獲得上市公司股權、涉嫌侵犯上市公司獨立運作、阻礙定期報告披露、阻礙自查整改等八大罪狀。
?
對此大股東連連“叫屈”,稱任元林之所以接手*ST國恒,是因為中技系把股權質押用于借款,且逾期遲遲不能歸還,無可奈何“被股東”。
?
2015年4月,因無法披露年報停牌近一年的*ST國恒再次易主,力元投資倉皇將控股權轉給尤明才旗下的深圳德?;穑颖P方沒有帶來任何想象空間,僅一個月后,*ST國恒進入退市整理期。
?
也許只有退市,才能將“民營鐵路第一股”千瘡百孔的經營、混亂的公司治理、不翼而飛的9億資金,掩蓋在沉默的煙塵里。
?
*ST博元:因移送公安退市的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
?
*ST博元是滬市著名的“老八股”,600656這個代碼,經歷了鳳凰化工、浙江鳳凰、華源制藥、ST華藥、ST源藥、ST方源、博元投資等多個名字。
?
而那些曾染指“600656”的資本玩家,或是遭遇股權拍賣,或是個人涉嫌犯罪,或是卷入造假旋渦,上市公司更是在2007年就曾暫停上市。
?
2008年,已經經歷過蘭溪市財政局、康恩貝和華源集團的博元(當時的*ST源藥)保殼成功回復上市,憑借股權分置改革的契機,迎來紅頂英雄麥校勛和資本大鱷許志榕。
?
一紙股改方案慷慨樂觀,環(huán)保產業(yè)前景喜人,2008-2009年承諾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差額部分由勛達投資和許志榕以現金方式補足。實際情況是,差額為5.27億元。勛達投資和許志榕應在2010年5月10日前以現金方式補足。
?
2010年,最后一任控股股東華信泰通過競拍取得上市公司控股權,并承諾自愿代勛達投資履行股改業(yè)績承諾。2011年4月博元投資曾公告稱,已累計收到相關方支付的股改業(yè)績承諾款共計4.38億元。
?
所謂的“股改業(yè)績補償款已支付到位”被證實是個謊言。
?
2014年6月18日,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證監(jiān)會行政調查結果顯示,上述公告中股改業(yè)績承諾資金逾3.8億元未真實履行到位,為掩蓋這一事實,博元投資在2011年至2014年期間連番財務造假。
?
2014年11月,退市新規(guī)出臺,將移送公安的信息披露違規(guī)被界定為重大違法,應予退市。2015年3月,證監(jiān)會公告將博元投資信息披露違規(guī)案件移送公安。2016年3月,博元投資被終止上市。
?
2018年11月,重大違規(guī)退市實施辦法修改,移送公安的情形,不再被界定為重大違法的情形。博元投資成為因信息披露違規(guī)移送公安被退市的第一案也是最后一案。
?
*ST新都:“并購教父”宋曉明深陷退市墳墓
?
*ST新都最后的日子里,有這樣一些關鍵的人,決定了劇情的走向。
?
郭耀名,*ST新都的原實際控制人,其控制的光耀地產集團和上市公司均陷入危機,上市公司連續(xù)3年虧損,被暫停上市,集團嚴重資不抵債進入破產程序。
?
龔俊龍,與黃光裕齊名的潮汕大佬,郭耀名的老鄉(xiāng),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執(zhí)行主席,無論出于老鄉(xiāng)情意和社團老大的地位,還是看中了新都酒店的價值,都期望能夠妥善解決新都的問題。
?
宋曉明,坊間人稱“并購教父”,在天目藥業(yè)、ST新梅等多個項目上幾度進出,希望在新都的破產重整中有所斬獲。
長城資產,剛做完超日項目,同時是光耀集團和新都的債權人,希望在新都身上復制超日模式。
?
盡管四方利益拉扯,但最終,宋曉明控制的長城匯理搶得了主導權。
2014年,長城匯理通過旗下產品“并購1號”入股*ST新都,宋曉明以4.82%、不足5%舉牌線的微妙比例悄悄潛伏進股東名冊。隨后,為了獲得*ST新都主導權,長城匯理又通過旗下兩款產品溢價搶籌,成為新都第一大股東。
?
2015年4月初,*ST新都宣布將出售新都酒店資產并置入作價26.5億元華圖教育100%股權,華圖教育借殼上市。隨后公司股票連拉15個一字漲停。
?
重組預案公告后,*ST新都再次被投訴違規(guī)擔保事項。2015年4月30日,立信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5月21日,*ST新都暫停上市。
?
華圖教育在非標意見面前果斷選擇了“分手”,資產重組告吹。在此期間,新都酒店這家老牌酒店資產一直在市場上飄蕩,被多方兜售未果。
?
2015年底,新都破產重整完成,2015年年報,凈資產900多萬,扣非利潤1590萬。似乎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后續(xù)只需要向交易所申請恢復上市申請即可。
?
誰成想,先是公司聘請的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反悔,將原同意計入經常損益的高爾夫球場收益調整為非經常性損益,后來,原出具復核意見的大信會計師事務所也推翻了自己的結論,認為上述收益應屬于非經常性收益。
?
此后,新都狀告天健、大信、深交所,最終于2019年1月接連敗訴。折戟“新都退”一役,深埋了“招商財富-長城匯理2號專項資管計劃”等一系列募集產品,宋曉明也已遠走美國。
?
欣泰電器:IPO造假上市退市第一股
?
2017年8月25日,欣泰電氣的股價定格每股1.48元,最后一日跌幅3.9%,這是中國A股市場上第一家因欺詐發(fā)行而退市的股票。
?
欣泰電氣的A股之旅只有三年多。2012年7月IPO過會,2014年1月拿到批文上市,2015年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2016年正式作出處罰,啟動強制退市程序。而欣泰電氣,為上市準備了不止三年時間。
?
2011年,欣泰電氣第一次申報IPO被否。此時,萬福生科正因財務造假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
?
2013年證監(jiān)會調查認定,萬福生科涉嫌上市財務造假;2014年1月,欣泰電氣拿到IPO批文,同年11月,證監(jiān)會查實,海聯訊在IPO申請文件中財務造假。
?
三家公司都涉及上市造假,命數不同,原因是2014年11月的退市新政將欺詐發(fā)行納入強制退市情形,而萬福生科和海聯訊的處罰都在退市新政之前,2015年7月被立案的欣泰電氣,就撞到了IPO造假的槍口,也成為創(chuàng)業(yè)板退市第一單。
?
2015年5月,根據證監(jiān)會《上市公司現場檢查辦法》,遼寧證監(jiān)局對轄區(qū)內的欣泰電氣進行現場檢查,發(fā)現了財務數據不真實的線索。
?
證監(jiān)會迅即立案,組成了由深圳證監(jiān)局、遼寧證監(jiān)局近30人的聯合調查組,進公司、跑銀行、訪客戶,歷時4個月左右,最終坐實了欣泰電氣欺詐發(fā)行和重大信息披露遺漏,開出了針對欺詐發(fā)行的首張紅牌。
?
2016年7月,欣泰電氣保薦機構興業(yè)證券出資5.5億元,用于先行賠付投資者的損失,并被罰沒5738萬。
?
*ST吉恩:被法院否掉的求生之路
?
吉恩鎳業(yè)是吉林省屬國企,主要產品鎳是典型的周期型產品。2009年,鎳價大跌,吉恩鎳業(yè)認為這是“低成本介入資源的最佳時機”,馬不停蹄開展海外并購。
?
僅2009年一年,公司就要約收購了皇家礦業(yè),控股加拿大Liberty Mines Inc.公司,成為加拿大Victory Nickel Inc.公司和澳大利亞Metallica Minerals Ltd.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獲得境外權益鎳金屬儲量逾40萬噸。
?
2011年,吉恩試圖募資60億元投向印尼紅土礦冶煉項目,遭證監(jiān)會否決。
?
同時鋪開多個項目,且并無海外經營礦產資源的經驗,為危機爆發(fā)埋下了隱患。
?
2009-2011年間,利潤連續(xù)下滑,收購的明星資產皇家礦業(yè)一直處于投入期,成為資產包袱。2013年的再度定增60億補流,將大股東持股從54%稀釋到27%。2014年-2016年連續(xù)虧損,被暫停上市,董事長吳術涉嫌單位行賄被立案偵查。
?
上市公司于2017年3月向吉林省中院申請破產重整。
?
吉恩的破產重整方案卡在了法院受理環(huán)節(jié),根據最高院審理上市公司破產案件的通知,上市公司申請破產重整,應有明確的重整計劃及地方政府的維穩(wěn)方案。
?
吉恩2017年3月出具的維穩(wěn)方案,一直到2017年9月都沒完成法院受理,吉林省委秘書長據傳曾兩次到最高院協調,無功而返。
?
此外,上市公司2016年審計報告凈資產還有20多億,沒能達到“資不抵債”的認定。通過破產重整拯救公司的計劃徹底失敗。
?
對于一家東北地方國企而言,復雜的重整規(guī)則和各方利益協調,涉及股東、債權人、重整投資人、審計機構、法院、證監(jiān)局,可謂千頭萬緒,定增的3家基金股東面臨所持股票尚未解禁就被暫停上市的窘境,大股東的話語權則不斷削弱,挽救力不從心,進軍海外時“解決今天的問題,創(chuàng)造明天的空間”的宣言變成了一曲悲歌。
?
*ST昆機:新官揭舊賬
?
通常,國有企業(yè)不存在財務造假的動機,但*ST昆機是其中的異類。
?
1994年,昆明機床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云南第一家同時發(fā)行國內A股和香港H股的公司。
?
2000年昆明機床引進戰(zhàn)略合作伙伴,2002年搖身變成西安交大昆機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又變成沈陽機床集團公司旗下昆明公司,用當地職工的話說:昆明機床逐漸走上穿上“大集團衣服”的“窮小漢”之路。
?
昆明機床及其控股股東沈陽機床同屬機床行業(yè),自2011年起,中低端機床廠均面臨較大的經營困難,營收及利潤增速持續(xù)下行。昆明機床2012年虧損,2013年勉強維持盈利,2014年至2015年連續(xù)兩年虧損,被風險警示。
?
2015年,昆明機床曾籌劃重組未果,隨后,大股東沈機集團擬向紫光系轉讓所持公司25.08%股權的“易主”計劃又告落空。
?
不過,真正“致命”的還是財務造假的暴露。
?
2017年1月,昆明機床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離職,新任管理層上任。2017年3月,公司年度審計中發(fā)現公司涉嫌財務造假。
?
證監(jiān)會立案稽查,查出2013-2015年間虛增收入約4.8億元,追溯后的*ST昆機實際上已連續(xù)6年虧損,且凈資產為負,沒有逃脫退市的結局。
?
*ST烯碳退:3年5換會計師,不作不會死
?
2014年到2017年,換了5家會計師,無論是誰,都會覺得這家公司有問題。
?
*ST烯碳原名銀基發(fā)展,以房地產開發(fā)起家,曾是遼沈地區(qū)知名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由于主業(yè)陷入瓶頸,轉而發(fā)展石墨烯業(yè)務。但新業(yè)務的發(fā)展不達預期。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虧損2.71億元、0.41億元、4.75億元。
?
由于連續(xù)3年虧損,按深交所上市規(guī)則,*ST烯碳在2017年7月6日正式被暫停上市。
?
在此期間,公司的會計師幾經更迭。
?
2014年,公司的年審會計師是瑞華;2015年初,更換為大信,2015年10月,更換為上會,2016年4月,又更換為中證天通,出具了無法發(fā)表意見的審計報告,2017年4月,又更換為中興華,同樣出具了無法發(fā)表意見的審計報告。
?
通常,頻頻和會計師較勁的公司一定問題重重,無人敢接手其審計業(yè)務,但是,根據證監(jiān)會立案稽查的結果,盡管存在財務造假,但尚不構成情節(jié)惡劣,且造假也沒有扭轉連年虧損的情形。
?
2017年底,已被暫停上市的*ST烯碳先傳出中青旅旗下公司擬謀求控制權,但因收購方未獲上級股東同意而告吹;隨后,從事物流快遞行業(yè)的遠成集團閃電入主市值近60億的*ST烯碳,耗資僅1162.167萬元,被認為是火中取栗、低價買殼的“豪賭”。
?
*ST烯碳也很“爭氣”,通過投資金條實現了扭虧為盈,2017年凈利潤6442萬。
?
押注恢復上市的遠成集團眼看借殼臨門一腳,被會計師擺了一道。
?
新晉審計機構中興華對17年年報部分事項無法表示意見、部分事項表示否定意見,更聲稱無法判斷17年四季度新增金條交易的真實性。*ST烯碳成為首家因為審計意見類型而退市的公司。
?
*ST中弘:一元退市,給高送轉敲響了警鐘
?
中弘股份和王永紅、徐翔、賴小民等人的故事,筆者曾在以前的文章中曾詳細展開:高送轉的背后,是中弘跨界并購、炒作題材、高位套現的資本套路。
?
至于2019年,以退市海潤(SH:600401)為首的幾只熱門退市股, 也將在10幾天后迎來自己命運的審判……
?
?A股不死鳥的終局:退市常態(tài)化
?
截至2018年末,A股29年歷史,退市企業(yè)只有114家,排除私有化、置換和吸收合并后,只有62家。未來,退市企業(yè)必然會越來越多。
?
一是破產重整趨嚴。
?
2007年,新《企業(yè)破產法》正式施行,成為了嚴重資不抵債公司的救生繩,也成為退市進程的延時器,上市公司甚至濫用破產重整制度“起死回生”。
?
但證監(jiān)會對破產重整的寬松態(tài)度也在變化。對于涉及大股東資金占用、違規(guī)擔保等事項的上市公司,證監(jiān)會一般不會向最高院出具同意函,而沒有證監(jiān)會的同意函,破產重整根本無法推進。
?
二是證監(jiān)會對審計機構的監(jiān)管加強。
?
審計機構出于合規(guī)考量,對審計報告的出具更為謹慎,出具非標意見的概率上升。對于出具非標意見的公司,大概率被證監(jiān)會稽查,第二年審計結論極有可能還是非標。
?
在非標意見下,監(jiān)管稽查、融資受阻、重組難以推進,極大加劇了退市風險。
?
三是退市標準逐步明晰。
?
退市制度幾經修改完善,形成了主動退市和強制退市兩條線,并將重大違法退市的情形加以明確,虧損退市的標準從2000年的連續(xù)虧損6年退市,調整到現在的連續(xù)虧損4年退市;
?
對于暫停上市后恢復上市,也從最初的必須實現盈利,調整為必須扣非盈利。退市機制更為常態(tài)化、法治化。
?
一項制度的生命力并不在于其條文繁簡與寬嚴,關鍵在于能否貫徹執(zhí)行,有沒有令行禁止的配套規(guī)則。
?
但是,在那些A股“拾荒者”的眼里,不死鳥的暴富傳說總是令人心醉,漂浮不散的死魂靈也許是下一個逆襲的樣本,一位縱橫紅綠交易員曾經這么說過:
?
“誰管你上市公司好壞啊,你們的股票,僅僅是市場買賣的一個工具而已”。
本文參考書籍及報告:?
1 夏草-報表粉飾及盡職調查
2 民生證券我國證券市場退市制度及機制研究
3 海通證券:吐故方能納新,中美港退市制度比較
4?IPO財務造假案例總結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