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6 10:58 | 來源:經濟觀察網 | 作者:姜鑫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半年不良資產市場,整體呈現了量增價跌的態勢”,7月25日,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陳小侉介紹了不良資產行業上半年的發展特點。
????????陳小侉表示,上半年行業展呈現五個特點。首先是不良資產市場規模持續上升。銀行不良貸款方面,受經濟結構調整、金融監管趨嚴和金融資產分類管理加強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持續增加,根據銀保監會公開發布數據一季度末達到了2.157萬億元。分機構來看,農商行和城商行不良貸款余額增加較多,這與其歷史包袱重、業務集中在當地、客戶抗風險能力較弱有關;另外,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略有增加;外資銀行資產質量相對較好。
????????非銀行不良資產方面,據統計,一季度末信托風險項目規模達到2831億元,同比增速為89.8%,5月末工業企業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規模達到16.3萬億元,自2018年初以來增加了約2.8萬億元,反映出實體經濟資金鏈較緊張,金融風險防控壓力仍然較大。
????????不良資產規模增大的同時,價格卻在不斷下降,這也是行業發展的第二個特點。陳小侉表示,根據我公司了解情況,上半年,銀行不良資產包一級市場交易均價有所下降,市場價格進一步回歸理性。我們認為,其主要原因在于:從供給端來看,受不良貸款監管政策趨嚴等影響,銀行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加大;從需求端來看,不良資產市場參與者也變的更為理性,更加注重資產的處置、回收而不是過于追求市場份額和規模。
????????第三個是行業分布相對集中,陳小侉表示,近年來,批發零售業、制造業不良貸款余額居高不下,在銀行推出的不良資產包中占比也保持高位,行業集中特征明顯。這些行業通常為勞動密集型行業,行業內中小企業居多。受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經營成本提高以及技術革命等沖擊,企業償債能力弱化。另外,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鋼鐵、煤炭等傳統周期性行業盈利改善、資產負債表得到修復、行業集中度提升,資產質量反而有所改善。
????????四是不良資產呈現出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陸逐步傳導。據陳小侉介紹,長三角、珠三角不良資產供給平穩,經過前幾年的集中爆發,目前不良貸款率出現回落,中、西部地區不良資產規模則持續走高。這一變化趨勢與上下游產業結構調整進程密切相關。東部地區下游行業經過前期調整,市場出清較為充分,而中西部地區落后產能市場出清還需要一個過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需要時間,金融風險仍在加速暴露。
????????第五個特點是不良資產處置市場日趨多元化。陳小侉表示,不良資產業務發展到現在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內不良資產生態圈在逐步地完善、處置手段不斷豐富,政策性時期簡單以“三打”為主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已經難以為繼,處置環節中對專業技術的要求也也越來越高,參與主體之間也從各自轉為理性競爭、合作。
????????在行業后期發展上,陳小侉預計一段時間內仍將維持量升價跌的趨勢。一季度末,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余額為3.6萬億元。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大、商業銀行加強風險資產分類管理,預計部分關注類貸款將下移轉換成不良貸款。信用債違約以及企業間逾期應收賬款規模或將進一步攀升,風險仍處在持續暴露和釋放過程中,非銀行機構不良資產規模預計也繼續增加。在AMC不良資產存量規模逐步達到高位、金融市場監管趨嚴的背景下,不良資產價格預計將維持穩中有降的理性態勢。
????????據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綜合計劃與戰略協同部總經理寧靜介紹,截至6月末,東方資管總資產達到1.13萬億元,同比增長4.54%,凈資產1254億元,同比增1.42%,資產負債率基本保持穩定。實現凈利潤48.09億元,營業收入和撥備同比增幅分別為20.93%和48.05%。
????????寧靜表示,上述業績增長的貢獻主要來自母公司和金融子公司板塊,非金子公司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東方資管新增不良資產業務投放493.64億元,其中金融不良343.45億元,非金不良150.19億元。截至今年6月末,東方資管商業化不良資產余額2186.93億元,較年初增長15.16,其中金融不良資產余額1068.17億元,較年初增長31.24%。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