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0 09:32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已有第一創業、西部證券、東北證券、申萬宏源4家券商回復了交易所的問詢函。根據現有信息不難發現,今年以來,各家券商基本都在加強對股票質押業務的風險管控。
9月份以來,已有7家上市券商相繼收到交易所對2019年半年報的問詢函。其中,交易所最關注的問題莫過于股票質押業務的風險。
根據4家券商對問詢函的回復內容,這些券商上半年均加強了對股票質押業務的風險管控,并壓降股票質押業務規模。
7家券商
收到半年報問詢函
興業證券昨日公告稱,收到上交所對公司半年報的問詢函。該公司成為了今年第7家收到半年報問詢函的上市券商。就在同一時間,申萬宏源就深交所問詢函進行回復。其他5家券商分別是第一創業、東北證券、東方證券、西部證券和東吳證券。
其中,股票質押業務是交易所關注焦點——除申萬宏源外,其他6家券商被問詢的第一個問題,就與股票質押及資產減值計提有關。而申萬宏源被問的第二個問題也圍繞著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規模而展開。
具體來看,交易所普遍從業務開展情況、違約項目處理進展、減值計提合理性三個方面對各家券商股票質押業務進行問詢,同時還針對不同券商的特點進一步關注相應問題。例如,詢問第一創業證券的經紀及信用業務業績和營業利潤率,并關注西部證券股票質押業務的應收款壞賬計提等。
此外,應收款規模增長、不同業務條線業績變化、重大訴訟事項進展等問題同樣受交易所關注。例如,東吳證券、東北證券、第一創業等多家券商的應收款規模、賬期或壞賬比例等,均引起交易所注意。而針對深交所對公司上半年業績大漲的關注,西部證券回應稱,自營投資業務踩準市場節奏,成為公司主要的收入、利潤貢獻點,上半年公司自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32億元,同比增長108.05%。
股票質押業務
壓力正緩解
截至記者昨日發稿時,已有第一創業、西部證券、東北證券、申萬宏源4家券商回復了交易所的問詢函。根據現有信息不難發現,今年以來,各家券商基本都在加強對股票質押業務的風險管控。
第一創業回復中提到,對股票質押業務的規模及集中度進行控制。“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方面,報告期內公司以控制存量項目風險為主,原則上不再新增股票質押式回購項目。”東北證券也在回復中表示,為控制股票質押業務風險,公司股票質押業務規模已經由2017年末的72.51億元下降到目前的53.07億元,風險相對可控。
申萬宏源證券表示,上半年公司股票質押條線積極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在制度層面進一步加強業務管理、嚴格項目準入、加強項目評審,開展業務自查、落實貸后管理等系列舉措,努力化解股票質押項目風險。截至6月底,公司股票質押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8.09億元,股票質押業務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為240.62%。股票質押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的減值計提比例約為2.5%,在2018年凈利潤排名前十的證券公司中處于中位水平。
西部證券表示,現階段公司已對風險暴露的項目進行減值計提,對其他風險項目積極運用各種手段予以化解,并主動暫緩股質業務推進進程。西部證券在回復中,還提到樂視網、中南重工、信威集團3個重大股票質押項目均已處于第三風險階段(發生實質性信用減值),其中樂視網因存在將破產清算的可能性,累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9.62億元。與此同時,2019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應收股票質押業務客戶款”余額為15.94億元,已計提壞賬準備金額為11.57億元,減值準備計提充分。
除了對股票質押資產減值計提、應收款壞賬等問題進行回復外,東北證券同時還對新三板業務的賬面價值下滑進行說明。東北證券表示,今年1月1日,公司對全部新三板股票根據活躍度重新劃分類別,重新估值,以求“能夠更真實反映公允價值”,這也導致全部新三板股票賬面價值下降1.94億元。
申萬宏源還在回復中,就“其他業務”收入暴漲15756%進行說明,具體為:旗下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公司——宏源恒利(上海)實業,上半年實現貿易銷售收入約25.37億元,由于2018年上半年基數較低,導致同比增幅較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