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322/20180322112313806.jpg)
質押式回購曾是前幾年券商重點發力的領域,但它可能產生的風險也不容小覷。
筆者注意到,3月21日晚間,中國銀河(601881,收盤價10.09元)發布了一則公告,稱子公司目前涉及一項總額約1.45億元仲裁,原因就是有關質押式回購問題。
太平基金提請仲裁請求償還1.45億元
公告是這樣說的:
![中國銀河公告截圖](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322/20180322112417641.png)
“2018年1月19日,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基金”)向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請求公司償還四筆回購交易項下融資款共計人民幣1.4467億元,償還融資利息共計人民幣39.83萬元,并自四筆回購交易到期結算日起分別按日計算償付補息及罰息。
經公司核查,與太平基金進行債券質押式協議回購交易的交易對手方為公司子公司銀河金匯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定向資產管理產品“銀河匯達易禾109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易禾109號”)。易禾109號為公司經紀客戶,公司為易禾109號提供交易指令申報服務。太平基金因無法就違約處置方案與易禾109號委托人協商達成一致提請仲裁。
目前,公司各項業務經營情況正常,上述仲裁事項對公司業務經營、財務狀況及償債能力無重大影響。”
筆者致電中國銀河董秘吳承明先生,其電話無人接聽,而火山君亦未能聯系上太平基金了解相關情況。
背后六大懸念值得深思
此事雖然公告字數不多,火山君發現其背后卻有太多未解之謎值得深思:
首先,中國銀河明說,此事為自愿披露。對于銀河這家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34億、凈資產645億的大塊頭來說,這次仲裁金額加起來約1.45億,占凈利潤比例不過4%,實在不算啥大事兒。且太平基金提出仲裁時間是1月19日,距今已有兩月。中國銀河為何要披露這一仲裁?又為何選擇現在披露?
其次,公司公告中,關于“銀河匯達易禾109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語焉不詳。筆者試圖從中國銀河官網查閱該計劃法律文件,但因不是客戶無法查閱。易禾109號既然為公司經紀客戶,我們可以視作一個代號。它背后是什么人在運作?從太平基金取得的資金又流向到哪里?又是什么原因導致違約?
第三,從1.4467億的本金、39.83萬元的利息來看,這次質押式回購要么期限不長、要么利率不高。合同中到底約定利率多少?期限多久?我們亦無從得知。
第四,既然是債券質押式回購,那么顧名思義,委托人一定會拿債券進行質押才能取得太平基金的款項。近期由于基本面等問題,一些債券出現了大幅下跌,那么委托人提供的質押品到底是什么?有沒有可能踩上了地雷?
第五,太平基金是因為違約處置方案不一致提出仲裁,那么提出的處置方案到底是什么?
第六,銀河金匯證券資管在整個過程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又該負怎樣的責任?
總之,這是一個篇幅很短、卻懸念迭出的公告。背后的故事,或者比我們看到的區區兩頁公告來得更加精彩。筆者將對此進行進一步關注,相信“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