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8 08:38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而在此之前,還有機構明明網下申購成功,因為劃款環節出現失誤,導致棄購,被認定為違規,產品賬戶被禁止參與打新6個月。
來源: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記者 高雯
科創板打新收益誘人,可一旦因為一些操作失誤錯失收益,還可能上了黑名單。
賽諾醫療公告顯示,網下申購時大批企業年金、養老金賬戶報價無效,無法參與申購。其中,中金公司旗下有十幾個賬戶,包括養老金產品、定向資管、企業年金等賬戶。
幾個月前,因擅自改動科創板注冊申請文件,中金公司收證監會警示函,吃到了科創板罰單。
而在此之前,還有機構明明網下申購成功,因為劃款環節出現失誤,導致棄購,被認定為違規,產品賬戶被禁止參與打新6個月。
“一旦看到市場上有機構打新出了問題,我們就趕緊打聽打聽,吸取教訓,躲開一些細節‘坑’,不要因為操作上的問題造成遺憾。”有私募人士表示。基金君也咨詢多位業內人士,將可能出現的問題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大批企業年金、養老金賬戶報價無效
近日,科創板上市的賽諾醫療發布網下發行結果,基金君發現,多只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養老金、企業年金賬戶盡管擬申購價格符合要求,但屬于無效報價,無緣此次打新收益。
其中,備注中的“無效報價2”是什么情形呢?公告中稱配售對象屬于經核查不符合《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中可參與網下詢價投資者資格條件的情形。
除了這批養老金、企業年金賬戶外,樂瑞資產、歌斐諾寶(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九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產品也屬于這種無效報價的情況。
“可能是這些規模符合要求,但是市值不滿足打新條件。”有機構人士猜測:“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此外,還有如安邦資產-藍籌精選5號集合資產管理產品、北京誠盛投資旗下的誠盛1期專享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兩只產品被標注為“無效報價1”,即未按照《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的相關要求向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提交網下投資者資格核查材料的情形。
整體來看,賽諾醫療此次網下申購,共有7個投資者管理的8個配售對象未按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的要求提交相關資格核查文件。45家網下投資者管理的156個配售對象屬于禁止配售范圍。這些配售對象的報價均被確定為無效報價予以剔除。
不過這些配售對象僅僅是報價無效,無緣這次打新,不影響此后參與打新。
今年多個機構賬戶因違規打新受限
就在本周,又一只私募基金在科創板新股“晶豐明源”的網下申購中因存在違規行為,被中證協列入科創板打新限制名單。
從晶豐明源發行結果看,該基金初步獲配數量2395股,應繳納認購總額為13.64萬元,但其實際繳款金額為0,全部棄購。
按照規定,公布的全部有效報價配售對象必須參與網下申購,未參與申購或未足額參與申購,以及獲得初步配售的網下投資者未及時足額繳納新股認購資金及相應的新股配售經紀傭金的,被視為違規并應承擔違規責任。
規則很明確,機構投資者為何申報又棄購呢?有知情人士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在繳款過程中出現了失誤,銀行沒能在規定時間內劃款成功,雖然事后盡力補救,但還是沒能在規定時間內繳款,因此導致了棄購的局面,并非主動棄購。
為了規范科創板打新,中證協今年多次發布限制名單。
9月6日,因在科創板“安博通”新股發行項目網下申購過程中違規,兩只私募基金賽智穩健私募基金、賽智穩健三期私募基金被中證協限制打新半年。
今年7月,29家機構的139只產品因超資產或資金規模申購科創板新股,被列入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存在違規的股票配售對象列入限制名單,限制時間為最短為6個月,最長為12個月。
此前,還有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自營賬戶因在科創板“天準科技”新股發行項目網下申購后棄購,被認定違規,限制打新半年。
私募提高警惕 規避操作細節“坑”
除了研究報價區間之外,一旦有機構在打新過程中出了問題,不少私募就會和同行交流打聽,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自己在操作中好提高警惕,不要犯類似錯誤,白白錯失打新收益。
“科創板打新的規則很明確,但其實操作中有很多的細節需要注意。”有私募人士表示,很多違規或者無效報價都是操作細節出了問題。
基金君打聽下來,將科創板打新中容易出問題的情況歸納一下,供大家參考。
一是有效報價后的打款環節。有些棄購往往是在繳款時出現了失誤沒有及時到賬,因此投資者需要注意保障款項及時到賬、提高劃款效率。網下投資者如同日獲配多只新股,務必按照每只新股分別繳款,同日獲配多字新股的情況,如只匯一筆總計金額,合并繳款將會造成入賬失敗。有些在劃款時需要備注證券賬戶號碼和股票代碼,不備注或者備注不明也可能導致劃款失敗。
二是在機構提交材料之后,主承銷商往往會要求補充材料,如果材料補充不及時或者不符合要求,可能導致報價無效。
三是可能主承銷商都通過了審核,之后律所審核資料時,可能存在關聯方的問題,或者認定為利益相關方,哪怕不是刻意的,也會出現報價無效的情況。
四是有些機構可能存在流程上的問題,先報價再提交資料,可能就存在資料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影響報價的有效性。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