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1 09:41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比大多數主動偏股基金跟蹤的業績基準滬深300指數來看,2018年以來,滬深300指數仍有4%的虧損,尚未收回前期跌幅,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跑贏了大盤。
證券時報
2018年股市下跌,主動偏股基金平均虧損17%。今年以來,依靠不俗的投資能力,去年虧損的基金多數已經回本;超過60%的主動偏股基金自去年以來的收益為正,并獲得超過大盤近9個百分點的超額收益。
超六成主動偏股基金
抹去去年跌幅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8日收盤,主動偏股基金年內大賺27.9%,不僅收復了去年17.1%的虧損,整體還凈賺4.9%。
對比大多數主動偏股基金跟蹤的業績基準滬深300指數來看,2018年以來,滬深300指數仍有4%的虧損,尚未收回前期跌幅,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跑贏了大盤。
其中,高倉位運作的主動股票基金的表現如同坐上瘋狂“過山車”,去年大跌24.7%,今年大漲37.5%,目前整體賺3.6%;混合型基金波動相對小一些,去年虧損16.1%,今年的漲幅為26.6%;兩種類型的主動偏股基金自2018年以來都收獲了正收益。
截至上周五收盤,2124只主動偏股基金(A、C份額合并計算),1365只基金自2018年以來收獲正收益,占比為64.3%。這也意味著,截止到上周五,已經有超過六成的偏股基金收復了2018年的跌幅。
富國精準醫療、富國新動力A、華安媒體互聯網等15只基金,2018年以來漲幅超過50%。富國基金旗下的富國精準醫療和富國新動力A兩只基金收益率都超過了70%;華安媒體互聯網、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A、國泰融安多策略3只基金的收益率也超過了60%;上投摩根醫療健康、匯安豐澤A等10只基金收益率超過50%,遠遠超過同期市場漲幅。
談及近兩年基金的超額收益,多位基金經理認為,雖然近兩年股市大幅震蕩,但憑借持倉組合的結構性調整、倉位變換以及市場中的阿爾法,偏股基金整體體現出了不錯的超額收益能力。
北京一位大型公募混合型基金經理表示,近兩年市場震蕩,結構性行情突出,消費、白酒、農業、醫藥等板塊漲幅較大。科技板塊在科創板開市以后,賺錢效應相當突出,投資這些結構性行情的股票可以為基金組合創造不俗的收益;另一方面,去年股市下跌較多,今年股市震蕩攀升,配合行情及時調整倉位,加上7月份以后,參與科創板打新,并配合部分股指期貨的對沖,偏股基金有很多機會跑贏市場,獲得超額收益。
事實上,部分績優權益類基金充分表現出“下跌市抗跌,上漲市領漲”的特征,在股市漲跌中斬獲不錯的投資收益。據統計,有289只基金在2018年、2019年至今皆斬獲正收益,累計的絕對漲幅大幅領先市場。以富國精準醫療為例,該只基金去年市場大跌中獲得了3.17%的正收益,今年以來的漲幅更是達到68.1%,兩年的正收益,為投資者帶來不錯的回報和持有體驗。
756只基金未收復失地
去年跌幅過大是主因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以來斬獲正收益的主動偏股基金中,多數在去年的大跌中較好地控制了回撤,平均跌幅不到大盤指數的一半。在今年一季度的大漲行情中,很快收復跌幅,并創出新高。
不過,目前仍有756只主動偏股基金尚未收復失地,占比約為35.6%。去年虧損幅度過大是這類基金仍未回本的主要原因。雖然今年也獲得了24%的平均收益,但這類基金要回本還需要加把勁。
北京上述混合型基金經理對此表示,由于絕大多數主動偏股基金是相對收益考核,需要滿足合同的持股倉位。基金經理非常希望在基金成立后積累足夠的安全墊再去做高收益,一旦基金虧損過大,后續幾年都在回本壓力之下,產品運作成功的難度越來越大。事實上,基金控制凈值大幅回撤風險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組合投資、倉位調整、持股結構調整控制下跌,部分基金還有股指期貨對沖策略。
從錄得負收益的基金情況看,在2018年度、2019年至今都錄得負收益的主動偏股基金數量有13只,在全部主動偏股基金占比僅為0.6%。從上述連續2個時段業績不佳的基金類型看,量化基金、資產輪動類基金,部分打新策略基金皆榜上有名。
談及部分量化基金表現不佳的原因,華南一位中型公募高管認為,從他所在公募量化團隊的統計數據來看,今年的高頻因子、價量因子表現較好,阿爾法貢獻較大,基本面因子反應相對滯后。如果在投資上做反了方向操作,就會導致量化基金業績欠佳。
華南一位大型公募量化基金經理也表示,今年以來,他所在公募的多因子選股策略和科創板打新策略超額收益最為明顯,兩者收益貢獻率平分秋色。不過,未來隨著科創板打新的參與機構增多和收益攤薄,未來多因子選股策略仍然是量化基金收益的重要來源。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