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5 03:55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蘇向杲 | [銀行]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9月份投連險收益率在上述五大類金融理財產品中“墊底”,其單賬戶最高收益率也不及信托產品及P2P產品平均收益。
隨著華寶證券10月23日發布《中國投連險分類排名(2019/09)》(下稱“《報告》”),9月份銀行理財、貨幣基金、信托產品、P2P產品、投連險等主要金融理財產品收益率悉數出爐。
《報告》顯示,9月份納入華寶證券統計的200個投連險賬戶中,單個賬戶最高收益率(文中“收益率”均指“年化平均收益率”)為4.91%,平均收益率僅為0.47%。
將投連險收益情況與普益標準、融360等第三方機構發布的數據對比來看,9月份,全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為3.84%;信托理財產品收益率為8.48%;貨幣基金產品收益率為2.43%;P2P產品收益率為9.22%。由此可見,9月份投連險收益率在上述五大類金融理財產品中“墊底”,其單賬戶最高收益率也不及信托產品及P2P產品平均收益。
一家中型壽險公司業務管理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受股市波動影響,一些投連險賬戶出現虧損。這一方面導致投資者不再愿意購買此類保險,另一方面為避免引發投訴,險企也未大力推動銷售。整體來看,隨著監管部門鼓勵保障型保險的銷售,行業投連險保費增速陷入低迷。
九成賬戶取得正收益
從9月份投連險總體情況來看,納入排名體系內賬戶共200個,其中有178個取得正收益,占比89%。收益率名列前茅的賬戶包括:太平價值先鋒型(4.91%)、太平智選動力增長型(3.76%)、太平藍籌成長型(3.49%)、太平策略成長型(3.09%)、華泰進取型(2.99%)。
9月份權益市場沖高回落,全月激進型投連險(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在70%以上的投連險)平均收益率為0.97%,雖然跑贏滬深300指數漲幅(0.39%),但收益率和其他理財產品相比仍然偏低。
實際上,作為一種集保障與理財一體的保險產品,投連險保障功能相對較弱,投資功能是其主要特性。投連險的收益主要來自投保人通過保險公司向股市、債券、貨幣等資本市場進行投資所獲的利得。
在收益方面,和萬能險有最低保險收益不同的是,投連險收益率并無保障,風險由投保人自己承擔,投資面臨多重風險。平安人壽在《投資連結保險投資賬戶2019年年中報告》中就提到,基金市場風險、利率風險等是影響賬戶投資回報的主要風險。
從近一年的收益率數據來看,隨著股市波動,投連險在今年以來有3個月出現虧損,其他月份的平均收益也遠低于銀行理財收益。而2018年9月份至2019年9月份投連險單月平均回報率走勢也與股市基本吻合,分別為-0.21%、-3.45%、1.23%、-1.66%、2.29%、4.90%、2.63%、-0.21%、-2.01%、1.65%、-0.11%、0.81%、0.47%。
前8個月保費僅260億元
今年以來投連險收益的“平淡無奇”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投連保費增速的低迷。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前8個月投連險新增保費收入僅為260億元,同比下滑6%。
而今年前8個月,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達31028億元,同比增長13.04%,其中,財產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7686億元,人身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23342億元。對比來看,投連險保費只占行業原保費的0.83%,占人身險保費的1.1%,占比極低。
投連險產生于1999年,伴隨資本市場的漲跌,其保費收入占比也幾經起伏,自2014年下半年起,牛市行情帶動投連險規模井噴增長,在人身險保費收入中占比也不斷攀升,截至2016年6月末,占比一度達到2.35%,隨后,投連險市場份額及保費出現下滑。2017年投連險新增保費收入同比驟降49.9%,2018年同比再降29.24%。
在上述險企人士看來,投連險保費之所以出現下滑,除上述提到的收益波動大、監管鼓勵保障型產品不鼓勵理財型保險發展等有關外。還與目前國內保險消費者風險偏好較低有關,比如,2002年因某上市險企因營銷員誤導銷售又恰逢股市大幅走低,投連險客戶大量虧損,發生退保潮。因此,總體來看,目前銷售投連險的公司數量也較少,2018年不到三分之一的壽險公司銷售該類保險。
雖然今年監管部門未披露各險企投連險銷售情況,但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投連險新增保費收入排名第一的為泰康人壽,新增保費為135.45億元;其次為弘康人壽,新增保費為92.91億元;光大永明位列第三,新增投連險保費39.88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