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0 08:58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趙超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司巨資收購部分股權的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簡稱“CHS公司”),成為拖累公司利潤的主要“功臣”。
《電鰻財經》 趙超/文
依靠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政府補助、對無錫明恒的技術許可和委托開發收入和成本,在2018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2000萬元的科力遠(600478.SH),進入2019年后業績疲態盡顯。在公司發布巨虧三季報的前夕,公司控股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折價套現。
而此前,公司巨資收購部分股權的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簡稱“CHS公司”),成為拖累公司利潤的主要“功臣”。
10月29日,科力遠(600478.SH)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13.76億元,同比增長9.32%,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金額卻高達1.9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2.06億元。
《電鰻財經》研究發現,營業成本高企,及銷售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大幅增長,是公司前三年季度虧損的主要原因。
雖然民用電池和動力電池及極片銷售額增加,讓科力遠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9.32%至13.76億元,但民用電池和動力電池及極片銷售額增加成本相應增加,讓公司同期營業成本大幅增至12.3億元,24.81%的成本增幅遠高于收入增幅。
前三季度,科力遠銷售費用從去年同期的4464.2萬元,增至6507.91萬元,增幅為45.78%。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產品樣件費及銷售業務費增加所致。
同期,因融資規模增加及融資成本上升,讓公司財務費用從去年前三季度的5174.44萬元,增至7765.8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因CHS公司專利技術及專有技術攤銷增加所致,科力遠研發費用從去年同期的1279.74萬元,大幅增663.71%至2019年前三季度的9773.46萬元。
科力遠主營業務包括電池材料、動力電池、民用電池、混動系統總成四大板塊。公司主要產品及服務包括民用泡沫鎳(鎳氫電池原材料之一)、鋼帶(鎳氫電池原材料之一)、鎳氫民用電池等公司傳統產品,以及公司戰略轉型后聚焦于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的主軸業務,其產品和服務具體包括鎳氫動力電池材料、鎳氫動力電池極片、鎳氫動力電池、混合動力總成系統(HEV 和 PHEV)與綠色出行服務等業務。主要合作伙伴包括豐田、吉利、長安、云內、一汽轎車、東風小康等國內外知名整車企業。
2019年上半年,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33億元。
《電鰻財經》注意到,在科力遠發布三季報前夕,公司控股股東大規模減持公司股份。
2019年10月15日,科力遠控股股東湖南科力遠高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力遠集團”),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1964.65萬股,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的7.34%,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19%。減持均價為每股4.02元,套現金額約7897.89萬元。
《電鰻財經》注意到,10月15日,科力遠每股收盤于4.47元,盤中最低每股4.41元,這也意味著,當日科力遠集團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折價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份,科力遠購買吉利集團、華普汽車合計持有的CHS公司36.97%的股權,交易作價確定為82066.83萬元。交易完成后,科力遠持有CHS公司87.99%的股權。
公司向吉利集團、華普汽車發行1.84億股,每股發行價為4.47 元。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前8個月,CHS公司凈利潤分別為-9282.61萬元、4920.93萬元、-9545.84萬元,呈現巨幅波動。
2019上半年,CHS公司凈利潤虧損9274.89萬元。
科力遠收購CHS部分股權,是福還是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