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2 08:56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齊金釗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燕麥科技披露,此次擬公開發行3587萬股,擬募集資金5.38億元,用于自動化測試設備及配套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運營資金。
燕麥科技日前遞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材料。燕麥科技近年來持續深耕柔性印制線路板(簡稱“FPC”)行業測試領域,并積極向上下游芯片級、模組級、整機級產品測試領域探索,目前已經成為蘋果公司、谷歌等全球知名消費電子公司的供應商。
此次燕麥科技擬公開發行3587萬股,擬募集資金5.38億元,用于自動化測試設備及配套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運營資金。
破解行業難題
成為谷歌蘋果供應商
燕麥科技總部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區鳳凰街道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這里是珠三角腹地的橋頭堡和重要門戶,也是深圳制造業中心的主要聚集區之一。燕麥科技在這里研發制造FPC自動化檢測設備。這些設備銷往鵬鼎控股、日本旗勝、住友電工、日本藤倉、東山精密等全球知名FPC生產廠商,最終成為蘋果、谷歌等消費電子巨頭全球供應鏈的一環。
燕麥科技工作人員介紹,公司研發的設備主要應用于FPC測試領域。FPC初期主要用于電子產品的連接部位,部分替代電纜。隨著材料和加工技術的進步,FPC工藝逐漸成熟,在產品的造型設計和可靠性設計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適用于小型化、輕薄化的電子產品,近年來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通信等領域。
由于FPC檢測及自動化面臨無痕抓取、精確定位、多類型缺陷識別等技術難題,因此FPC測試及自動化設備的設計制造一直存在較大難度。燕麥科技經過多年的技術創新,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技術,有效提高了客戶生產效率、產品品質和生產自動化、智能化程度。
燕麥科技表示,公司是國內首家引入線針針模技術用于FPCA(FPC經過元件焊接或組裝成為FPCA,即焊接電子元器件后的撓性電路板)測試的企業,通過對線針應用的長期研究,在接觸阻抗、接觸彈力、安裝使用等方面做了大量改進,提升了針模的使用壽命及測試設備生產效率。公司開創性地將高精度平衡支撐轉盤應用到FPCA測試領域,將以前需要多個測試治具完成的工作,集成到一個設備中完成,提高了測試效率,避免了FPCA在反復操作中造成的破損率高的問題。此外,燕麥科技自主研發了基于圖像識別技術的金手指對位技術,實現了無損接觸,降低了測試破損率。
燕麥科技表示,公司是業界首家開發出FPCA全自動流水線測試系統的企業,大幅提高了客戶測試效率,幫助客戶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公司持續在機器視覺技術上投入和研究,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外觀缺陷的檢查,取代了人工目檢,幫助客戶實現降本增效。截至目前,公司取得了專利36項,軟件著作權35項,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核心客戶方面,燕麥科技披露,公司目前已成為鵬鼎控股、日本旗勝、住友電工、日本藤倉、東山精密、永豐集團等多家全球領先的FPC企業供應商,并發展成為全球消費電子領導品牌蘋果、谷歌等公司的供應商,確立了在FPC測試領域的優勢地位。
擬募資5.38億元
提升產能和研發實力
燕麥科技披露,此次擬公開發行3587萬股,擬募集資金5.38億元,用于自動化測試設備及配套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運營資金。
“此次募資主要為了擴大公司產能、提升研發實力,投向主要為科技創新領域。”燕麥科技相關負責人解釋,募集資金擬投資的三部分中,“自動化測試設備及配套建設項目”擬投資2.54億元,對生產車間、倉庫進行智能化升級和改擴建,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產能和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擬投資1.55億元,建設自動化測試設備及人工智能研發平臺,提升研發及創新能力,縮短新產品的研發周期,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燕麥科技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1315.81萬元、22901.92萬元、24388.66萬元和3562.71萬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089.16萬元、5336.46萬元、6850.90萬元和337.12萬元,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9.56%、58.10%、59.40%和54.59%。
對于公司近幾年毛利率變動的原因,燕麥科技解釋稱,公司2016年為客戶研發的不規則FPCA的自動化測試系統首次實現銷售,也是客戶首次采購該類自動化測試系統,解決了其測試難題。公司小批量供貨議價能力較強,故毛利率較高;2017年客戶大規模采購加強了價格控制,是導致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因素;2018年自動化測試系統毛利率較2017年有所增長,主要原因是自動化測試系統中的產品結構發生變化,公司研發生產的新產品銷售占比高。此外,改進供應鏈、增強管控,通過原材料選型、供應商競價等方式降低成本,使得毛利率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燕麥科技的固定資產規模和員工數量并不多。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固定資產原值為1474.61萬元,凈值為864.41萬元,包括機器設備、運輸工具、電子設備及其它等;公司擁有員工約450人。其中,研發人員126人,占員工總數的28.13%。燕麥科技解釋稱,公司主要采用“以銷定產”的模式組織生產。接到客戶訂單或意向性需求后,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定制化研發、設計和生產。公司當前采用輕資產運營模式,緊急關鍵零部件自主加工,非緊急或非關鍵零部件主要采用自主生產及外協加工相結合的模式,形成“自主生產+外協加工”生產模式。
保持研發投入
把握5G等市場增量機會
從2012年成立,到如今“備考”科創板,燕麥科技僅用7年便在行業中嶄露頭角,這與公司專注技術研發密不可分。招股書顯示,燕麥科技實控人為劉燕、張國峰夫婦,兩人合計控制公司約70%股份。劉燕、張國峰夫婦均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從事自動化測試設備研究工作十余年,目前都是燕麥科技的核心技術人員。
研發投入方面,2016年至2018年及今年第一季度,燕麥科技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740.96萬元、3574.78萬元、4124.83萬元和672.96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26%、14.76%、16.91%和18.89%。燕麥科技表示,未來將持續保持對創新技術研發的高投入。
除了自然人股東外,公司受到了君聯慧誠、華芯創原、漢志投資等機構投資者的青睞。天眼查資料顯示,持有燕麥科技3.8%股權的君聯慧誠,其第一大股東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3%的華芯創原,背后有歌斐資產、社保基金的身影。
對于公司所在行業的前景,燕麥科技指出,隨著智能手機的創新升級,在指紋識別、多攝像頭、全面屏、無線充電、人臉識別等應用中均需使用FPC,FPC自動化測試設備行業規模將隨著智能手機功能增多而增長。2017年蘋果公司發布的iPhone X機型集成了OLED全面屏、面部識別、無線充電等功能創新,將單機FPC用量突破至20片以上,價值量超過40美元。2018年發布的iPhone XS將單機FPC用量提升到24片。在蘋果公司的引領下,其它品牌手機在快速跟進,未來市場規模增長可期。
燕麥科技表示,5G的新應用將帶來FPC市場新增量,高速高頻FPC成為主要發展方向。同時,高性能FPC是影響雙面屏幕/折疊屏手機品質的關鍵因素,雙面屏幕、折疊屏手機的推出將進一步拉動對FPC的需求。未來,公司將在繼續深耕FPC基礎上,向上下游包括芯片級、模組級、整機級產品測試領域發展。在現有消費電子行業客戶基礎上,加大研發,積極拓展汽車電子領域、5G通信領域等市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