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 03:36 | 來源:證券日報網 | 作者:施露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減持新規如果出臺,未來不會對A股造成較大的沖擊,現在的A股市場,除了外資不斷涌入以外,各路增量資也在紛紛布局,大環境全面向好,A股大牛市已在路上。”
自11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關于開展大股東和特定股東股份減持業務轉向測試的通知》后,市場對于減持新規的出臺有了預期,雖然靴子還未正式落地,但對A股的影響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減持新規如果出臺,未來不會對A股造成較大的沖擊,現在的A股市場,除了外資不斷涌入以外,各路增量資也在紛紛布局,大環境全面向好,A股大牛市已在路上。”11月20日,在海通證券舉辦的2020年度投資策略報告會上,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副所長姜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未來A股的投資機會肯定比房地產市場空間大,目前來看,我們認為一二線城市房價因為人口流動性大及調控等原因會持續堅挺,三四五線城市也沒有那么悲觀,由于戶籍等政策推進落地,房價不會大起大落,依舊有一些機會。”對于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姜超對《證券日報》記者稱。
利率有小幅調整空間
“通脹牛”已經成為目前A股走勢的代名詞。
2019年由于豬肉等消費品價格上漲較快,國內經濟增速受到影響,實體經濟數據傳導到二級市場上,出現了“通脹牛”市的相關特征。
對于接下來國內貨幣政策的走勢,姜超稱:“我們預測,接下來央行還是會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確實目前國內的通脹率因為豬肉價格上漲過快而相對過高,高通脹可能導致貨幣緊缺應該是明年,過去因為通脹引發了國內利率上行,但當前央行就利率穩定做了表態,貨幣應該不會因為豬肉價格上漲而收緊。”
“我們認為國內經濟也不會出現像海外一樣持續降息,更不會出現寬松的貨幣政策。未來應該是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利率有小幅的調整空間。”姜超認為。
在姜超看來,明年國內經濟通脹預期比較明確,“明年CPI的均值應該在3%以上,比今年的2.5%要高,PPI今年是負的,明年2月份PPI轉正是大概率事件,這次其實工業品價格沒怎么跌,包括最近鋼鐵庫存創歷史新低,鋼價已經開始上漲,PPI轉正的整體對通脹上升施加了一定的壓力,所以這種情況也不支持央行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
對于實體經濟數據對股市的影響,姜超表示:“過去我們擔心通脹高了引起滯漲,進而致使股市下跌,那么貨幣政策會緊縮,央行認為CPI上升是結構性的而去收緊貨幣政策,那么股市不會因為貨幣政策致使估值下跌。今年中國股市因為PPI是負的,CPI是正的,消費行業業績好,周期行業業績差,如果明年PPI轉正,整個企業的盈利會有一定的改善,加上估值穩定等因素,明年股市還是可以期待的,只要不是惡性通脹導致貨幣緊縮,傳達給股市的影響還是有限的。”
A股大牛市已在路上
姜超認為,A股大牛市已在路上。
“從牛熊周期輪回、估值、基本面領先指標角度判斷,2019年1月4日,上證綜指2440點是第六輪牛市的起點,新一輪牛市要開始了。”姜超稱。
時間上,預計A股歸母凈利潤在2019年第三季度見底后將回升,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從宏觀背景來看,庫存周期見底回升;第二,從政策效果的時滯來看,歷史上政策轉向積極到盈利見底中間時滯4-10個月;第三,高頻同步指標顯示盈利見底。
“有投資者對盈利回升的幅度有兩大疑慮,一是庫存回補力度不足,二是認為地產下行拖累盈利,我們認為不必擔憂這兩個因素。”姜超稱。
在姜超來看,增量資金大幅入股市是未來的趨勢。“從整個經濟大環境來看,這次金融供給側改革堪比2005年股改,回顧歷史牛市3浪需要增量資金的流入,而資金的入場一方面需要基本面見底回升,另一方面需要制度改革來提振風險偏好。金融供給側改的大背景下,未來居民和機構的大類資產配置都將偏向權益。居民方面,2018年我國居民資產中房地產占比為70%,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僅為3%,受益于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地產投資屬性弱化、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未來我國居民的資產配置將從房產轉向股權資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